学龄前儿童散光及其组成成分的危险因素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评估学龄前儿童总散光、角膜前表面散光及内部散光代偿作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基于人群、横断面的南京眼病研究中使用自动电脑验光仪与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度及眼生物学参数。计算总散光与角膜前表面散光的患病率,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其危险因素;计算代偿因子CF)和CF45并分析各自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结果:1327名学龄前儿童平均月龄(66.8±3.39)月,其中男童706(53.2%)人,女童621(46.8%)人。总散光≤-1.00D的患病率为9.8%,以顺规散光为主。角膜前表面散光≤-1.00D的患病率为58.5%,以顺规散光为主。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父亲散光(P=0.003,OR=1.89)、母亲散光(P=0.008,OR=1.73)、母亲孕期吸二手烟(P=0.026,OR=1.64)是总散光的危险因素,混合喂养(P=0.006,OR=0.50)及人工喂养(P=0.003,OR=0.46)相较于母乳喂养降低总散光患病风险。眼轴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P=0.002,OR=16.16)是角膜前表面散光的危险因素,顺产与顺产转剖腹产角膜前表面散光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剖腹产(P=0.039,OR=1.68)相较于顺产增加角膜前表面散光的患病风险(P=0.231),混合喂养(P=0.265,OR=0.785)与母乳喂养的角膜前表面散光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202),人工喂养相较于母乳喂养降低角膜前表面散光患病风险(P=0.011,OR=0.57)。代偿因子(CF)定义为内部散光与角膜前表面散光的负比值。就CF0而言,父亲散光(P=0.013,OR=0.50),辅助生殖(P=0.031,OR=0.57)是内部散光代偿作用的危险因素;就CF45而言,户外活动增加是内部散光代偿作用的的保护因素。结论:人工喂养相较于母乳喂养既降低角膜前表面散光的患病风险,也降低总散光的患病风险,而当父亲有散光,内部散光的代偿作用降低,总散光的患病风险增加。母亲散光、孕期吸二手烟是学龄前儿童总散光的独立危险因素。AL/CR,剖腹产是角膜前表面散光的独立危险因素。辅助生殖是内部散光代偿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户外活动增加是内部散光代偿作用的独立保护因素。由于散光的方向性和散光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使得散光危险因素的分析更加复杂,但是可以推测,遗传及环境因素既可以通过影响角膜前表面散光来改变总散光状态,也可以通过影响内部散光的代偿作用改变总散光状态,内部散光的代偿作用不可忽略。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评估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程度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121名健康女性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5组:21~30岁组(n=17)、31~40岁组(n=11)、41~50岁组(n=24)、51~60岁组(n=63)、61~70岁组(n=6)。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作为参考标准测量L1-L4椎体BMD;采用MR水-脂分离(VIBE-Dixon)技术测量相同椎体骨髓脂肪
学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对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住院会厌囊肿患者90例,年龄20~65岁,男性31例,女性59例,满足纳入标准并未被排除标准淘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实施全麻组(A组)、0
学位
研究背景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用人工假体取代病变的髋关节,以达到解除疼痛、重建患者髋关节正常功能的治疗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临床实践,人工髋关节置换在很多髋关节疾病治疗上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肿瘤等疾病。传统全髋关节
学位
目的:探究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酸性磷酸酶在鉴别前列腺癌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研究本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泌尿外科经直肠指检,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4ng/ml的疑为前列腺癌患者109例。分别通过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测定其最大弹力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滴鼻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血流动力学、镇痛及镇静的影响,并为患儿术后咽痛的管理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行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患儿100例,ASA分级Ⅰ级,性别不限,年龄6~10岁,体重18~36 kg。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患儿平均分为4组,每组
学位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磁共振血管壁的影像学表现,探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的影响及临床指导意义,并利用其观察患者颅内血管壁经药物治疗后的影像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年龄16-45岁之间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剔除心源性脑卒中)并已完善VW-MRI扫描的患者,由两位高年资放射学医师读片,分析血管壁的影像学表现。同时搜集整
学位
2021年3月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汾河边采集到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山萮菜属(Eutrema R. Br.)植物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Pall.)Al-Shehbaz&Warwick)。盐芥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为山西省新记录种。盐芥的发现使山西山萮菜属的记录增加为3种。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类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即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s,lncRNAs)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其中,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lncRNAs的异常表达相关。很多lncRNAs被发现具有致癌或抑癌因子的作用,对肿瘤具有调控功能。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一类疾病,尽管近年来对肿瘤机制和治疗的研
学位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sEMG)的评价方法,探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以及治疗前后,小腿三头肌各肌群的sEMG信号值的变化,以期从电生理的角度分析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各肌群的功能特点。方法:脑卒中恢复期且存在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40例,治疗前后采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分别采集伸膝位和屈膝位,踝关节被动背伸牵伸过程中,健、患侧内外侧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同时在患者行走5个步行周
学位
<正>2022年1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首次达到千万级,人口净增长48万,自然增长率为0.3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组数据表明:我国正处于从人口正增长向人口负增长的转换时期。2022年,我国人口能否避免负增长?“三孩政策”的实施成效备受期待。“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