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目前,我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我国制造业总产出在世界的排位已是第三,制造业的产品中有130多种产品产量排世界第一。同样在出口中,制造业的产品出口比重超过了80%。但是,我国产品中拥有核心技术、真正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的比重还是相当的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产品必须从提高质量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能力方面赢得竞争优势。特别在当前,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被一些国家和媒体进行炒作,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因素外,也有自身一些产品确实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创造质量过得硬的名牌产品,不仅通过数量的增长,还要通过质量的提高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作为我国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自1985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抽查数据,鉴于经济发展与质量进步的密切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统计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信息,来客观地衡量和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为政府部门对经济宏观调控和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行政角度考虑的质量技术监督等政府部门,研究的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而这方面的定量分析研究则不多,并且对这些抽查数据如何进行科学分析以指导今后质量监督工作,在这方面体现得还不够充分,产品抽样合格率的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在统计分析上的科学论证还不多见。本文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引用了大量未公开(内部)和公开的数据资料,在这些方面力求做些尝试性的探索。本文主要做了:1.采用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国家监督抽查全国产品平均合格率与上海产品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和变化趋势分析。2.采用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十五期间国家监督抽查上海产品合格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产品抽样合格率指标与国内(上海)生产总值、上海工业总产值等国民经济指标的统计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