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二羟维生素D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zh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以30只SD大鼠为受体,15只Wistar大鼠为供体,建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受体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实验对照组,每组15只;另15只SD大鼠行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构成对照组。术后0~13 d,实验组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3 1.0 μg·kg-1·d-1,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花生油2 ml/d。术后每天显微镜观察角膜植片存活情况并评分;于术后14 d、21 d、30 d三个时间点,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进行角膜植片病理学检查,ELISA检测外周血IL-1β、IL-2、IL-8、IL-10,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CD4+/CD8+比值。 结果: 1.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21.7±6.8)d,实验对照组为(11.2±2.5)d,实验组为(19.3±5.2)d。实验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实验组排斥反应指数(RI)在手术后14 d、21 d、30 d均低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淋巴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均较实验对照组少。 4.实验组外周血中IL-1β、IL-2、IL-8含量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IL-10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术后同一时间点实验组CD4+均较实验对照组下降(P<0.01),而CD8+明显增多(P<0.01),实验组CD4+/CD8+比值较实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1,25-二羟维生素D3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2.1,25-二羟维生素D3能有效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3.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明显抑制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Th1细胞分泌的IL-1β、IL-2、IL-8;并且显著提高Th2细胞分泌的IL-10。 4.1,25-二羟维生素D3可使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外周血CD4+下降,CD8+上升,CD4+/CD8+比值下降,即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数量及其比值,抑制T细胞介导的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Ⅱ、Ⅲ期中下段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经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McKeown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09月至2017年06月在赤峰市医院肿瘤外科住院确诊为食管癌并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A组:微创组),行经左颈-右胸-腹三切口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B组:开放组)。分析比
学位
研究目的:1.建立153Sm标记聚氨基葡糖的方法学;2.观察153Sm-CHICO(samarium-153 chitosan complex,153Sm-聚氨基葡糖复合物)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3.SPECT显像观察153Sm-CHICO在小鼠体内分布。研究方法:分别改变聚氨基葡糖的分子量、浓度、pH值,测定153Sm-CHICO的标记率,建立最佳标记方法,并观察其体外稳定性。昆明种小鼠经
[目的]:1、研究131I标记Rituximab的标记方法、标记物对Raji细胞的免疫活性及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2、研究Raji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31I-Rituximab对Raji细胞的生物学效应。3、研究131I-Rituximab在荷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的体内分布及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放射免疫导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Iodogen法将131I标记于Rituximab,分别在
目的:一些传统的检测手段,通常较难对良恶性病灶进行鉴别。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在无症状的“健康人群”中,对一些早期的可治愈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并能发现某些传统检测手段无法发现的病灶。为了探讨健康人群以18F-FDG PET显像进行肿瘤筛查的应用价值,进行此次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086例健康人(2001年2月至2
目的:检测窄频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VEGF与CD106的表达,以探讨它们在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与CD106在26例紫外线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NB-UVB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VEGF与CD106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264 P=0.001;x2=14.040,P=0.0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Gln27Glu位点多态性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和汉族人群的分布特点,并探讨这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高血压患者左房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280例高血压患者(EH),汉族141例,哈族139例;436例正常血压组(NOR),汉族223例,哈族213例,常规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超声指标;采用聚合酶
目的:探讨窄频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GF-βs)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7例银屑病患者皮损、皮损周边正常皮肤及经NB-UVB治疗后皮损中TGF-β1,TGF-β2及TGF-β3进行检测,并分析经NB-UVB治疗后三者在不同时期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分布是否有差异。结果:(1)TGF-β1、TGF-β2及TGF-β3在银
学位
目的:确定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时,平稳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时异丙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同时探讨芬太尼对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2组(n=23):异丙酚组(P组)和异丙酚-芬太尼组(PF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行麻醉诱导,P组和PF组初始靶浓度分别为4、2.5μg/ml。待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后,
目的:①研究光敏剂ZnPcH1在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细胞内的代谢情况。②探讨酞菁锌介导的光动力疗法(ZnPcH1-PDT)对SHI-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应用荧光光谱分析法检测正常骨髓MNC、SHI-1细胞内的ZnPcH1含量,了解正常骨髓MNC、SHI-1细胞ZnPcH1含量的变化差异。②应用MTT比色法、台盼兰拒染法、白血病细胞集落培
学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的干预效果。方法:我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了研究:即3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重200±20g,采用双肾一夹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模型建成后随机均分为三组:高血压组、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螺内酯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术后4周末开始灌胃,培哚普利组给予培哚普利片2 mg/kg.d-1,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