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其他文献
盐渍土对公路造成的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更好地控制土壤盐渍化,解决各类建筑工程中的盐胀病害,在公路建设中应加强对盐胀病害防治对策研究、因此,拟进行盐渍土中毛细水的
要提高垃圾再利用的效率,完善可靠的垃圾分选技术是一个重要的保证。但由于城市垃圾的组分复杂,适用于农业、矿业、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传统分选技术,不能照搬用于垃圾的分选,特别是
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坛杰出的作家之一,她既屡获殊荣又倍受争议,这无疑是一个引人关注、颇有意味的现象。这当然与她独特的创作个性有很大关系。以往的研究或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矿物材料性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主要采用量子化学方法中的各种理论计算方法对多种矿物(磷灰石、金刚石、绿松石、方解石、电气石)的表面化学性质及结
电影片名翻译是翻译实践中一个独特的领域。尤其,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试图深入剖析电影这个媒体以及电影片名的特点与功能,从内部和外部的视觉角度来
针对红外图像生成系统中图像生成的高实时性要求和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的特点,采用现代计算机图形生成技术与控制技术开发了新型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波特率光纤
在群星璀璨的五四文学中,郁达夫的小说是最为人性、最具内倾性的存在。经典文学史常将其审美风格界定为“浪漫主义”,当代有些学者提出质疑。本文无意于煞费苦心地用某一“主
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绿化树木生长
<正>落枕,又名"失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病症,大多数与睡眠时体位不正,枕头过高或软硬不适,颈部感受风寒有关。一般是在醒后出现颈部疼痛,颈部肌肉痉挛压痛,疼痛可
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AS/RS)作为现代物流系统的枢纽和核心,其调度系统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行效率,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物流系统运行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