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探讨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和机理探讨证实EM中医病理特征即“瘀、浊、湿、毒互结”及发病机理“伏毒定时而发”这一新的理论观点的科学性、先进性。阐发祛瘀通络、解毒化浊、消癥止痛法和方在立法、组方上的创新性。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利用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通过对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报道的检索和查阅,全面搜集掌握有关资料,对于EM所表现的“痛经”、“症瘕”和“不孕”的病因病机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并对“瘀”、“浊”、“湿”、“毒”的产生机理、致病特点及相互作用进行总结并拓展,阐释该病“伏毒时发”的发病特点。 结果: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EM的病位在络,由于瘀血阻络,形成了致病微环境即浊邪的产生;浊邪不解继而酿成湿邪并加重瘀血,浊、湿、瘀互结化热成毒,致使痛经、癥瘕、不孕等临床症状的发生;随月经周期又有“伏毒时发”的病理特点;在对病因病机新的认识指导下确立祛瘀通络、解毒化浊、消癥止痛大法,创立祛瘀解毒消癥汤,凸显解毒化浊,全方位、多层次化解和蠲除邪毒。 结论:“瘀、浊、湿、毒互结”、“伏毒时发”理论的提出及“祛瘀通络、解毒化浊、消癥止痛”大法的确立为研究EM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及治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深化了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并补充了对该病的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在祖国医学史籍没有专门记载,现代中医根据CVA症状把它归于“热咳”、“哮咳”等范畴,现代医学称其为隐匿型哮喘,认为CV
本文中医哲学气学源流分别从哲学层面和医学层次加以论述。   第一部分气的源流考   本文中医哲学气学源流分别从哲学层面和医学层次加以论述。认为气学历经了实践观察
为解决有限结荚型大豆品种终节出现的空荚秕粒及顶二节着生菜粒极少的问题,于1983年6—9月,用早熟7号品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选育,有限结荚型)进行花期和荚期土壤追氮肥
Influenza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communicable disease which, during epidemics, can cause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ince 1949, WHO established an internati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社会价值标准和社会文化的变化,造成了人们思维心理的改变;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疾病谱的
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较容易出现学生主体地位丢失的课堂.而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先行组织者”,能够改善这一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促进其对新知识的理解.
目的:观察分析补肾法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病房住院的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
目的 :探讨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联合腹腔镜手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5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辅助治疗组(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的患
本文用自然状态下干热风处理的方法,经过两年田间试验,初步认为:高中秆小麦品种忍耐千热风害的能力比现有的矮杆品种强;抗寒性偏弱的品种抵抗干热风的能力比抗寒性强的小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