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近视进展的关系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青少年近视人群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后眼轴变化、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thickness,CCT)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corneal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的改变,探讨青少年近视人群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和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远程视觉眼视光门诊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30眼,所有受试者的右眼数据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各占50%)。平均年龄11.87±3.15岁(年龄范围8~18岁),初诊时裸眼视力4.34±0.29(3.8~5.0),等效球镜度数-3.56±1.70D(-1.25~-6.00D),SK41.69±1.85D(37.24~45.51D),FK40.43±1.54D(36.91~42.75D)。所有受试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课题。基线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使用电脑验光仪检查患者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使用Pentacam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平坦K值(SK)、陡峭K值(FK)、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和表面不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ser,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Goldmann相关眼压(Goldmann-correlated IOP,IOPg)、角膜的补偿眼压(corneal 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PCC)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factor,CRF),并于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所有受试患者以右眼数据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以眼轴增长量中位数为界,分为控制较好组(Ⅰ组)和控制较差组(Ⅱ组),利用SPSS25.0对观测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受试者基线信息: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入选北京远程视觉眼视光门诊3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其中男性15人(50%),女性15人(50%),年龄为11.87±3.15岁(8~18岁),所有受试者的右眼数据纳入研究,等效球镜屈光度-3.56±1.70D(-1.25~-6.00D),柱镜屈光度-0.80±0.63D(-0.25~-1.75D)。
  2.1年内各观察指标的变化: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分别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我们发现相对于基线,裸眼视力均有提高,屈光度均有下降,角膜曲率均变平坦,SRI和SAI也发生了改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3.裸眼视力的变化: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得到明显提高,戴镜一周后达到最佳裸眼视力,之后渐趋于稳定并有轻微下降趋势,后半年裸眼视力的个体波动性增大。
  4.球性屈光度的变化: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第一天,球性屈光度明显下降,戴后一周达到最低球性屈光度,之后渐趋于稳定。
  5.SK、FK的变化: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第一天,SK和FK明显变平坦,戴后一周达到最平坦状态,之后均渐趋于稳定。
  6.初始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角膜塑形镜控制效果的关系:配戴角膜塑形镜一年,眼轴增长平均值为(0.10±0.30)mm,中位数为0.09mm。基线眼轴长度(25.30±0.83mm)及一年后眼轴长度(25.40±0.74mm)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0.09mm增长量为界,将眼轴增长量>0.09mm的受试者纳入控制较差组(n=15),眼轴增长量≤0.09mm的纳入控制较好组(n=15),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初始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差异,角膜滞后量、阻力因子量、Goldmann眼压和角膜补偿眼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7.初始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球镜降低百分比的关系:通过向前回归和进入回归分析,发现基线角膜生物力学CH值和CRF值均与戴镜1天球镜度降低的百分比呈微弱的正相关,即CH和CRF越大,戴镜1天后球镜度数降低越多。而CRF和CH与戴镜1周球镜度降低的百分比未见相关性;IOPg和IOPcc在戴镜后1天和1周和球镜降度百分比均未见相关性。
  结论:
  1、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地降低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
  2、眼轴的增长速度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无明显相关,塑形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背景和目的: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是感染、外科手术等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性休克和急性肺损伤的重要原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揭示脓毒症可能的分子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台州市中心医院及台州
学位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胸腔灌注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焦虑和抑郁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变化,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灌注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指导临床,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住本院,经细胞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
目的:  探讨异氟烷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在非洲黑人儿童无肌松药下食管探条扩张术中的可行性,探索两种药物组合的合理剂量,并测定芬太尼降低异氟烷MAC作用达到上限的剂量。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马里医院(H?pital Du Mali,Mali)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择期行食管探条扩张术的黑人患儿,ASAⅠ或Ⅱ级,年龄3~6岁,随机分为5组:单纯Isoflurane吸入全
学位
背景: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的增厚,通常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室间隔或左心室壁厚度≥15mm。该病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学研究发现,HCM是因编码肌小节和肌丝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所以,HCM在分子学水平又称为“肌小节疾病”。HCM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非梗阻性、隐匿梗阻性和梗
全身麻醉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最容易致使肌松残余而导致意外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术后肌无力则是临床外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将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睡眠时间延长等,其持续时间甚至超过了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参麦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多种活性成分,且各种活性成分都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课题组先前的临床实验证实了参麦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疲劳,使患
目的:研究对于已行单侧单焦点人工晶体(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在其另眼混合植入多焦点IOL的可行性及视功能表现。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既往单侧已植入单焦点IOL并达到一定视力要求的白内障待术者共7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7例),经过知情告知,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患者选择的第二术眼IOL种类分为A组和B组共两组,所有
学位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OCTA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对视力预后的预测作用。  方法:观察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抚顺眼病医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连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行裂隙灯、检眼镜、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视野、频域OCT及OCTA等眼科检查。OCTA检查采用RTVue XRAVANTI仪(OptoVue公司)进行,扫描模式选择视网膜血管成像模式,扫描区域为
目的:  调查温州地区城市和乡村两所学校低年级儿童屈光状态分布,分析近视患病率现状,及城乡儿童近视患病率差异;测量眼球形态学和视功能参数,分析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初步探究儿童屈光不正和眼球形态学参数、视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动态建立低年级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为进一步开展低年级儿童近视研究和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温州地区城市和乡村小学各1所,针对所有二年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