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芬太尼在非洲裔儿童无肌松药下探条法食管扩张术中异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临床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氟烷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在非洲黑人儿童无肌松药下食管探条扩张术中的可行性,探索两种药物组合的合理剂量,并测定芬太尼降低异氟烷MAC作用达到上限的剂量。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马里医院(H?pital Du Mali,Mali)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择期行食管探条扩张术的黑人患儿,ASAⅠ或Ⅱ级,年龄3~6岁,随机分为5组:单纯Isoflurane吸入全麻(F0组)、Isoflurane+芬太尼iv1μg/kg(F1组)、Isoflurane+芬太尼iv2μg/kg(F2组)、Isoflurane+芬太尼iv3μg/kg(F3组)、Isoflurane+芬太尼iv4μg/kg(F4组)。各组患儿术前禁食6h,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0.015mg/kg肌注。入手术室后监护、吸氧6L/min,随后静脉注射丙泊酚3mg/kg复合异氟烷蒸发罐最大浓度吸入5分钟后行气管插管并固定,氧流量调至2L/min并调节挥发罐使Isoflurane呼末浓度至预设值。根据预试验结果,F0~F5组首例患儿Isoflurane呼末浓度分别为1.8%、1.5%、1.2%、1.0%、1.0%,持续稳定吸入15分钟后开始手术,置入探条开始操作。记录每例患者各个时点(入室-T0、手术操作前-T1、手术操作时-T2)生命体征、手术时长、拔管时间、PACU留观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
  Dixons up-and-down序贯法测定Isoflurane MAC:观察各组患儿在探条操作时有无呛咳、吞咽、呼吸对抗、躯体四肢肌束收缩,若全无上述症状表示麻醉效果满意,该例患者为阴性,则组内下一例患者Isoflurane呼末浓度降低0.1%;若有任何一项反应,表示麻醉效果不满意,该例患者为阳性,静脉追加丙泊酚1~2mg/kg继续手术,则组内下一例患者Isoflurane呼末浓度增加0.1%;直至本组内出现6个阴阳反折,该组试验结束,记录每例患者Isoflurane呼末浓度制作序贯图并计算每组Isoflurane的MAC。
  结果:
  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患儿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生命体征组间比较:HR在T1时点,F0组(107.7±10.8bpm)明显高于F3组(99.3±7.8bpm)和F4组(99.3±7.8bpm)(P<0.05),F4组(99.3±7.8bpm)明显低于F1组(105.1±5.8bpm)、F2组(102.5±7.5bpm)和F3组(99.3±7.8bpm)(P<0.05);MAP在T1时点,F0组(63.7±3.2mmHg)、F1组(65.2±4.9mmHg)和F2组(64.0±3.0mmHg)均明显低于F3组(70.8±2.9mmHg)和F4组(71.2±2.7mmHg)(P<0.05);MAP在T2时点,F0组(70.9±3.0mmHg)、F1组(72.9±3.7mmHg)和F2组(72.1±5.0mmHg)均明显低于F3组(75.8±4.1mmHg)和F4组(76.1±4.5mmHg)(P<0.05)。生命体征组内比较:F1组、F2组和F4组的HR,T1(105.1±5.8、102.5±7.5、92.8±10.5bpm)明显低于T0(116.9±10.5、114.7±10.0、110.7±13.6bpm)和T2(111.4±9.0、110.1±7.8、108.0±6.3bpm)(P<0.05);F3组各时点HR,T1(99.3±7.8bpm)<T2(106.7±9.8bpm)<T0(116.4±10.9bpm),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0组、F1组、F2组的各时点MAP,T1(63.7±3.2、65.2±4.9、64.0±3.0mmHg)明显低于T2(70.9±3.0、72.9±3.7、72.1±5.0mmHg),T2明显低于T0(76.1±4.6、76.3±2.3、77.1±2.6mmHg)(P<0.05);F3组、F4组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76.1±3.8、75.9±2.3mmHg)明显低于T1(70.8±2.9、71.2±2.7mmHg)和T2(75.8±4.1、76.1±4.5mmHg)(P<0.05)。
  3.术后观察指标比较:F2组(13.7±5.6min)、F3组(15.6±5.9min)和F4(16.9±5.7min)组拔管时间均明显小于F0组(23.7±7.5min)与F1组(21.4±5.6min)(P<0.05);PACU留观时间F1组(27.7±5.9min)<F0组(33.8±7.9min)<F4组(46.1±9.1min)(P<0.05),F1组(27.7±5.9min)和F2组(31.2±7.0min)均明显小于F3组(38.8±9.0min)和F4组(46.1±9.1min)(P<0.05)。EPH和LPH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ON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2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F0、F4两组(P<0.05)。
  4.各组间ED50(MAC)的比较:UDP法测得五组患儿ED50及95%CI分别为:F0组(1.873%,1.749~1.997%)、F1组(1.436%,1.305~1.567%)、F2组(1.205%,1.094~1.316%)、F3组(1.002%,0.913~1.091%)、F4组(1.068%,0.946~1.190%);Probit法算得五组患儿ED50及95%CI分别为:F0组(1.850%,1.747~1.953%)、F1组(1.459%,1.369~1.528%)、F2组(1.272%,1.161~1.381%)、F3组(1.052%,1.004~1.107%)、F4组(1.050%,0.876~1.224%)。除F3组与F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氟烷MAC大小为F0组>F1组>F2组>F3组≈F4组。
  结论:
  1.异氟烷呼末浓度(Et ISO)1.27%+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的药物组合在该手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拔管时间和PACU留观时间均较短,PONV明显低于F0、F4两组,留观期间EPH和术后LPH发生率与其他组比较无明显不同,在五组中各项指标较均衡,是理想的药物剂量组合。
  2.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其对降低Isoflurane的MAC作用已接近上限,继续加大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不会显著降低Isoflurane MAC,但会显著增加PACU留观时间和PONV发生率,并增大血流动力学波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CD)和溶酶体蛋白(CD)表达的变化规律,为阐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及有效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其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18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47例,后循环梗死(POCI)组30例,腔隙性梗死(LACI)组73例.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运用流式细胞术方法于入院后
报纸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背景和目的: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是感染、外科手术等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性休克和急性肺损伤的重要原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揭示脓毒症可能的分子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台州市中心医院及台州
学位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胸腔灌注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焦虑和抑郁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变化,为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灌注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指导临床,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住本院,经细胞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