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数量越来越庞大,在2021年底达到了近几年的峰值。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高达了10.32亿,和2020年12月相比增长了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3.0%。1信息网络在不断膨胀壮大的过程中的使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形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使我国的传统制度体系遭受大规模地冲击,其中对法律体系的影响较为深远,该影响一方面体现在传统基础理论的博弈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给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适用法律带来了困难。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颁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网络解释》),该司法解释将信息网络中频频出现的“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行为和“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行为作为新的行为模型,将其认定为寻衅滋事罪。该司法解释的出台不仅仅是为了警示、提醒网络使用者科学地、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同时规范其言行,更是为遏制在网络中的寻衅滋事行为提供法律、理论上的依据。然而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争议的,例如网络空间、公共秩序等属性不明确,在司法适用中无疑会加剧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口袋化倾向。《网络解释》中许多创新性规定对比传统刑法理论都有着较大出入,这不仅为传统理论研究提出来了崭新的思考方向,同时对于司法实践也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所带来的争议至今仍在延续。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等。第二部分是寻衅滋事罪的概述,主要介绍了寻衅滋事罪的历史沿革、概念、构成要件以及寻衅滋事罪的类型和特征。第三部分是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典型案例及争议焦点,主要围绕典型案例提出关于网络空间性质的界定问题、公共秩序属性的认定问题、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行为性质的认定问题三个争议焦点。第四部分是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定罪标准不明确、“虚假信息”与“明知”的界定不明确、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倾向严重等三个问题。第五部分是完善网络型寻衅滋事罪适用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明确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定罪标准、正确界定网络型寻衅滋事罪中“虚假信息”与“明知”的内涵、限制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倾向等建议。
其他文献
<正>河南省郑州市D社区属老旧工厂家属院,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9.6%,并且多数为空巢、独居老人,80岁以上空巢老人281人,其中独居老人89人。据前期实地调查结果显示,D社区的独居老人(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多患有慢性疾病,因而其外出频率普遍较低(有老人因腿疼一两周不下一次楼);因亲人关切和社会交往匮乏,心理孤独感普遍较强;对夜间身体突发不适缺乏及时照顾的担忧最为强烈。
期刊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依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
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西北联合大学的历史资料和现有遗存,结合陕西汉中、西安两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以“西北联合大学”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该课程设计了“西北大学-石门栈道-勉县武侯祠-汉中博物馆-古路坝天主教堂”研学旅行路线,通过重走当年西北联大师生走过的南迁之路,体验当时南迁路途的艰辛,最终达到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的目的。
<正>当前我国的数字经济正在经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快速过渡的时期。所谓第一阶段数字经济,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等直接跟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第二阶段数字经济则是传统经济活动在网络空间的扩展,也就是传统经济的数字化。在第二阶段,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将在网络空间展开,也就难以避免地在网络空间中遇到风险,其应对措施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和制度的手段去阻断网络攻击和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将现实空间中形成的保险机制应用到
期刊
[目 的]通过建立诊断试验研究方法,比较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 NGS)与培养、涂片、抗体检测等传统方法在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检测效能,研究将二者联合诊断能否提高检测效率;分析宏基因二代测序在检测混合感染中的优势;比较m NGS与传统方法在细菌、病毒、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各类病原体中的检测效率;研究宏基因二代测序与传统方法
随着无源光网络(PON)的快速建设部署,电信运行商为适应全光网络的运营要求,急迫需要建设IT支撑流程,实现PON网络业务自动开通、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本文以PON EMS网管为基础,探讨了PON网络自动诊断流程设计、接口选择,确定了故障场景与执行指令对应关系,实现对PON网络故障的自动诊断及分析,提高了PON网络维护效率,为电信光网络维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为满足当前公安工作需要,建立一种操作步骤简化,可有效的去除PCR抑制剂,同时适用于大批量样本自动化操作的DNA检测方法。通过严格的磁珠筛选和优化提取试剂,建立微量DNA提取模型,比较不同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的回收率、稳定性、灵敏度和抗抑制的能力,测试新型纳米磁珠试剂盒对案件不同生物检材的检出情况。结果表明,新型高效纳米磁珠试剂盒提取DNA操作步骤简单,可有效去除抑制剂而获取高质量DNA模板。新型高
【目的】山桐子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叶片是山桐子植株的一个关键器官,分析健康与感病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功能预测,为探明山桐子病害特征及发病机理,科学开展山桐子林地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平台对健康与感病山桐子叶际微生物群落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通过Vsearch软件聚类获取OTUs,根据其在不同样本的分布,评估每个样
允许将共同犯罪案件中认罪被告人与不认罪被告人分案审理,可能会产生侵害不认罪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损害定罪量刑的准确性以及被检察院用于实现不当目的等风险。造成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未确立被告人完整的对质询问权,未明确前案裁判与后案裁判的关系,检察院在起诉方式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上居于主导地位等。为规避共同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风险,应采取赋予被告人完整的对质询问权、明确前案裁判与后案裁判的
目的 探讨长链醇类和油类物质作为洗涤液在磁珠法核酸提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以5种长链醇类物质(十一醇、正癸醇、正辛醇、1-壬醇、2-十二烷醇)和3种油类物质(二甲基硅油、FC-40、石蜡油)作为洗涤液,采用磁珠法对102~105拷贝/μL的DNA和RNA混合物进行共提取,以传统的70%乙醇洗涤液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提取的核酸进行扩增,采用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