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多中心治理模式探讨——以普陀区人才市场为个案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场自身建设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上产生积极的作用,成为各类要素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也面临着市场定位不清、市场主体单一、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及公共人事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阐述了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的现状、成果以后,对区域人才市场的职能进行重点分析,目前的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的服务范围己远远超越了人才中介的职能,人才市场还承担了很多公共人事服务的职能,集政府、市场、社会多种职能于一身,使市场的管理者在服务、效率、利益等方面不能找到平衡点,政府几乎包揽市场一切,市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制约着人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多种职能共存的状况,本文对区域人才市场提出多中心治理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对区域人才市场的治理应根据市场业务的不同发展要求,鼓励多种社会主体参与,政府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区域人才市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的中心。多中心治理标志着政府对区域人才市场的治理模式发生变化,即由政府为核心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转变。 本文对政府、公共事业组织、企业组织在人才市场的不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及关系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征求业内人士的意见,提出在区域人才市场的治理中要把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公共人事的社会化服务分离,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形成多中心治理的发展模式,即“人才中介市场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管理法制化、行业发展自主化”的人才市场体系。政府从竞争性的人才中介服务领域退出,成为市场管理法制化的中心;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公共人事服务,是公共人事服务社会化的中心;企业组织参与人才中介的市场竞争,是人才中介市场化的中心。 本文对该模式的应用前景和实施途径进行阐述。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可以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平衡三大体系的建设。区域人才市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可以优先发展公共人事服务,向社会提供高层次、标准化、专业化的公共人事产品。对具备条件的区、县可以参与人才中介市场化的建设,大部分区、县可以依托企业组织参与人才中介的热情,积极培育,发挥企业组织机制灵活的特点,增强人才市场的活力,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多中心治理模式有助于区域人才市场建立完善的运作模式,形成竞争、发展、规范的良好秩序,这种模式为区域人才市场的改革、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改革方案。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是依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行为的教育
期刊
本文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学生和办学环境,而新升格本科院校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分析了本科教育质量的
目的:调查长沙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运行情况及改革政策的实行情况,比较改革前后各类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改革运行的效果,探究长沙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难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下
期刊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显然,具有这些特征的和谐社会,单靠市场机
数学中常用放缩法比较大小和证明不等式,借鉴此方法,本文给出放缩法在初中物理电路问题中的巧妙应用,从而达到简便快速解题的目的.
期刊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大都是工厂制的管理模式,以生产物资产品为管理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提出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刷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