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聚合技术在分布式以太网交换机上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通信领域中,运营商们通过提高各自传输网络的综合承载能力来满足更多用户对众多数据业务的传输需求;广大用户也加深了对高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高可用性已经成为当今网络的主要方面。在众多的提高网络可用性的解决方案中,链路聚合技术以增加网络带宽、实现链路负载分担、提高网络可靠性(提供了传输线路内部的冗余机制)等优点,对数据业务有了很好的支持和完善,在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同时,由于硬件芯片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开发的完善,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实现分布式以太网交换机上的链路聚合技术,从组件级的角度提供了冗余部件和热备份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存在的链路聚合技术不统一和不兼容等问题,说明了分布式以太网交换机的架构,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链路聚合技术,提出了实现模型和报文处理流程。并根据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定义了一种标准的聚合控制方式,提出一套实现端口加入聚合组的支持抢占原则的新运行机制,针对其中链路切换丢包和状态机切换等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同时,简要介绍了负载分担原理和Comware软件开发平台,对整个系统实现的模块架构和软件实现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链路聚合中各项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之后,基于该标准在分布式设备上实现了聚合系统并对其相关的基本和主要功能及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实现的链路聚合技术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带宽和实现了负载分担功能,而且还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中的几点有待改进之处,明确了今后努力的工作方向。
其他文献
汽车安全车距预警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立体视觉算法的发展和计算机硬件处理平台速度的提高,立体视觉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越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一般是指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被检测物体的图像并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对比从而判断被检测物体的质量状况的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各个民用领域,但在其生产及服役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裂纹、分层等缺陷,对系统稳定及安全性能造成影响。空气耦合超声
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研究如何在不破坏数字载体使用价值的前提下进行水印信息的嵌入,同时不被察觉。数字水印技术因其鲁棒性、不可见性等特点,已
由于业务产生的随机性与突发性,LTE系统各小区间必然会存在负载不均衡现象:在高负载小区中,资源竞争激烈,难以满足用户的QoS需求;而在空闲小区中,无线资源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
图像分割是从给定图像中获取到感兴趣的目标或区域的过程,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难题。目前图像分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图像
搜索引擎是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人们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搜索引擎大多数采取的是基于关键词匹配检索的策略,但是随着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这种检索策略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近年来,RFI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RFI
本论文中,首先对无线通信信道特征做了简单的介绍,在分析讨论了多用户MIMO-OFDM信道估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己知部分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出新加入用户信号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20世纪80年代,在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方面,人们将概率论、统计论和图论结合,从而发展起来一门新的学科——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由于贝叶斯网络使用形象而清晰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