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中的城与人--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与人”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的这一百年间,我们遭受了许多的曲折坎坷,也深刻地影响着城与人。这种影响使得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带来希望和创伤。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百年历史为跨度,呈现出百年沧桑中的城和人。《人面桃花》讲诉清末民初陆秀米等对革命的迷茫探索;《山河入梦》书写社会主义时期谭功达等人的社会主义实践;《春尽江南》叙述当下社会的精神建设。从江南乡村到转型中的乡镇到最后现代化的城市,陆秀米到谭端午,这些人的内心理想也在逐步变化。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将百年历史浓缩在三部小说之中,不仅仅是浓缩了城和人在历史中的境遇,也包含了作家对百年历史的感悟。格非从个人经验出发,回避重大事件,重新书写百年历史中“城市”的变化和人内心及精神世界的转变,呈现出他对百年历史、对当下社会的重新思考。本文拟从“江南三部曲”百年历史中不断转变的“城和人”为切入点,去重新挖掘“江南三部曲”中城和人的变迁过程,探索小说中城市转变的意义和几代人生活的真谛,探讨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学书写变奏,试图从社会背景生活、当代文学和格非自身创作三个角度,以交待背景的前提下,聚焦到“江南三部曲”。第二章《人面桃花》:前现代乡村社会的图景与变革,论述在江南乡村中的故事生活和民国时期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第三章《山河入梦》:革命年代的社会与人生,探讨五六十年代转型乡镇中的人们的理想建设。第四章《春尽江南》:现代化城市中的困境,阐释当下现代化城市中的人精神世界的空虚。
  格非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以“江南三部曲”为载体,从城市更替到人物变迁体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为我们提供了新时期作品中对城与人书写新的思考。从传统的乡村到转型乡镇到现代化意义的城市,人物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不同的精神世界。在三部曲中贯穿的是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城与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外部的环境造就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变化,人的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向往引起了外部环境的巨变。格非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困境,从城市转变的书写和人物变化相互的关系传达着他对社会人类精神的关注,体现出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新思考。
其他文献
苏轼作为北宋朝重要人物,在新、旧两党的权利斗争下,于绍圣元年遭遇贬谪,降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在惠州度过约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苏轼抵达惠州时已有五十九岁高龄,再度遭遇贬谪,苏轼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平静,逐渐适应岭南生活,欲在惠州安享晚年。
  寓惠期间,苏轼进行了较为活跃的交游活动。从交游对象角度,可大致划分为亲族、地方官员、岭南外官员、道士、僧人五类,其中亲族以苏辙、程之才为代表,地方官员以詹范、周彦质、方子容等为代表,岭南外官员以钱世雄、毛滂等为代表,道士以邓守安、吴复古、陆惟忠为代表、僧人
黑色电影的故事情节主要关于个体的偏执、恐惧和不安,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获得蓬勃发展。它主要指受美国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影响,兼具视觉风格和叙事主题黑暗性的国际化、动态化批评话语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社会和电影制作行业均进入转型期。在此历史背景下,黑色电影呈现了男性在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创伤经历和性别危机,以探讨他们该如何通过直面创伤记忆实现自我修复。
  本文试图借助对1945至1950年间黑色电影中有关男性创伤的讨论,来探究其症状是基于何种原因产生,创伤
重庆“棒棒”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处于低端劳动力市场、以搬运服务为主、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一种农民流动务工形式。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棒棒”这一特殊的劳动者群体与这个特殊的行业,它是“农民工”的一部分,曾为重庆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又是传统苦力行业的延续,几乎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变迁的全过程。本文选择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采用文本细读与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化研究相关理论,既对电视剧关于棒棒群体的刻画与呈现进行梳理把握,又将其与棒棒群体纪
诏令作为“王言”载体,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体现出浓厚的国家意识形态,其与文景时期政治制度、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诏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故而诏令从起草到颁发施行均有严格的流程规定以确保其准确传达皇帝的命令。
  文景时期诏令由侍御史负责起草,此时尚书只是负责传递文书的微末官职。虽有诏令起草部门,但从诏令用词、语气分析可知文帝诏令多为自作。诏令体式在文帝时期也有发展,“策问”这一新的诏令体式是文帝首先使用的。文景时期诏令内容涵盖广泛,可分为求贤、灾异、振贷、封赏赦宥、和亲等多种类型。文景时期,国家制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是西方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与网络社会学家,同时他也是20世纪中叶法国空间转向运动最早的发起者之一,自早期经典著作《城市问题》1972年出版以来,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20世纪60、70年代)以及后期“信息消费资本主义思想”(20世纪80、90年代以降),这构成了其现代性审美意识的两次转向。
  空间研究是卡斯特最为关注的学术命题,时空意识的迭变凸显了其审美研究范式的转化。20世纪中后期西
本文通过爬梳和归纳格非新世纪小说文本关于革命和改革的叙述,探察格非的时间意识叙事,并从“反思革命”和“反思欲望”的角度诠释时间意识作为格非的思想资源,在后革命的时代氛围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切入格非时间意识的问题旨归及其价值意义。本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立足于《人面桃花》中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实践、《山河入梦》中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望春风》中的乡村政治运动,论证格非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在革命阶段的叙事轨迹中,边缘个体的革命追求,因遭受历史错位带来了失败,形成了个人的无
黄州是苏轼仕宦生涯中的第一个贬谪处所,这一时期成为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也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贬谪后的闲散身份,使苏轼有更多的交游时间,交游便成为他黄州生活的重要部分,对其思想和心态的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促使其文学创作的丰收。本文立足于对苏轼黄州交游史识的爬梳,梳理探究苏轼在黄州的重要交游对象,试分析苏轼与不同人群的交往心态,挖掘黄州交游与苏轼文学创作的关系。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先讲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后论述前人关于黄州时期的研究现状,最后展现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价
二十世纪早期,散落于江南乡村中的小城镇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鲁迅和茅盾在文本中再现了当时的状况。本文通过细读鲁迅和茅盾的江南小城镇小说,并结合社会历史材料,尝试勾连乡村与小城镇,在一定意义上重构江南乡村面貌。
  早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一大批小城镇。这是在乡村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鸦片战争却改变了这一社会历史进程。上海开埠之后,江南的城镇体系随之发生变化。最重要的现象即是伴随着上海的繁荣,江南乡村式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鲁迅和茅盾开始了他们的写作。
  在鲁迅的笔下,江南的乡
康德理论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源头之一,赋予了审美问题在现代人文学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审美领域既融于整体理性系统,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布迪厄将自己的审美问题研究建立在对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的批判之上,即对康德式的反思主体合法性问题的探讨上,由此引入自己的结构主义式的审美区隔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趣味判断的认知结构。
  场域作为布迪厄基础理论,是分析其一切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当人被抛在整体性的关系场域之中,审美能力并非是个体的自由自主活动,而是前在地被社会阶层化文化结构塑形,并在再生产机制中被固化成习性,并通过
作为当代剧坛影响最为深远的剧作家之一,过士行自1989年创作个人第一部话剧《鱼人》至今,共创作剧本十余部。其中又以“闲人三部曲”和“尊严三部曲”系列剧作最具代表性,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屡被称赞。纵观过士行数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虽然随着时间变化,其作品风格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但过士行一直本着民间立场,关注现实人生困境,体现出剧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少学者曾从多重角度对过士行剧作进行分析,本文则将过士行剧作与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相联系,立足文本分析,并结合中国当代戏剧史,从结构、人物形象、语言等方面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