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作为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能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不同的语言表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进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改进实验研究是有必要的。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现状如何?(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作为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能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不同的语言表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语言转换能力进行现状调查及干预改进实验研究是有必要的。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现状如何?(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哪些?(3)通过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改进策略的干预,能否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为研究上述三个问题,第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数学语言和数学语言转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从而形成系统的认识,确定研究思路。第二,编制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测试题,结合专家和一线老师意见进行修改,确定研究工具《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前、后测试题》,发放测试卷收集数据。第三,对测试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总结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制定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改进策略。第四,采用实验研究法开展干预实验,实验班进行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改进的干预,控制班不进行干预,通过后测数据来考查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是否有提升,从而验证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基于以上研究,得出研究结论:(1)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现状水平方面,整体水平较低,图形语言转换符号语言维度的能力水平最低。(2)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差异性方面,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层次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3)初二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存在三方面问题:概念性问题,语言性问题和疏忽性问题。(4)存在问题的原因方面,教师角度的原因包括:轻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影响学生数学语言掌握;欠缺规范数学语言的使用,导致学生语言规范性较差。学生角度的原因包括:忽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导致疏忽性问题频出;数学语言基础薄弱,导致语言理解出现障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导致语言转换能力不足。(5)干预改进实验的结果方面,干预后实验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水平显著提高,中间组学生能力水平提升的程度最高,男女生提升程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改进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研究提出六点改进策略:(1)改变教师观念,提高重视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意识;(2)注重课堂教学,夯实数学语言知识基础;(3)重视语言表达,奠定数学语言转换基础;(4)增进同事交流,完善数学语言教学方式;(5)把握学生差异,基于数学语言转换水平施教;(6)转变学生态度,提高数学语言转换兴趣。
其他文献
课堂用语贯穿了一节课的全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和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用语不仅被认为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工具和手段,更被认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近几年,对于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课题,但对新手教师课堂用语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探讨空间。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来自沈阳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的五位新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真实记录了五位新手教师
汉语语气词在表达语气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语气词附着性强又灵活多变,种类繁多,单个语气词也有多种用法,极大增加了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度。初级水平韩国高中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也面临着这样的困难,尤其是初学语气词“吗”“呢”“吧”时,会出现多类偏误。如何帮助初级水平韩国高中生减少使用汉语语气词的偏误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韩国桓一高中、崇义女子高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社会对于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各国将人才培养的目光逐渐投放在项目式学习的发展之上,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本研究梳理了项目式学习和STSE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线化学教师的项目式学习认知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较少。STSE教育理念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培养学
高考制度改革以来,化学作为非必选高考科目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地位逐渐弱化,控制价值理论指出学生的课程和职业选择与他们对本学科的价值认可程度息息相关。基于以上背景和假设,本研究首先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对化学学科价值进行维度分类,其次以课标和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二册《有机化合物》单元的内容为知识载体,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了解292个高中学生和9名一线化学教师对这一单元的价值认同情况。通过对问
菲律宾红奚礼示立人中学是位于菲律宾红奚礼示市市中心的一所华校,该校办学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在2013年11月,该校被中国国侨办评为“华文教育示范学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菲律宾红奚礼示立人中学的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不足,针对问题找出对策,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阐述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
“数学素养”是当今数学教育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国家大力倡导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迫切。但是目前还未出现关于高中数学创新题与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性的研究,以此为契机,尝试通过问卷调查,来说明高中数学创新题解题水平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
受韩国本土文化影响,韩国现代教育仍保留着大量的单性别教学环境,而国家汉办派往韩国的志愿者教师,面对这种单性别教育大多较为陌生,为志愿者教师在海外顺利开展汉语教学带来一定挑战。笔者有一年在韩国汉语教学经验,因此选取单性别教学环境中韩国高中汉语教师课堂话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单性别教学环境下的汉语课堂进行观察。从汉语课堂两个重要的方面——教师的输入和师生间的互动入手,通过收集真实的课堂录音,建立语音转写
数学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核心,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认识数学世界、现实世界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指数函数概念抽象于大量现实背景,符合数学学习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指数函数不再是第一个学习的初等函数,幂函数的学习为指数函数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指数函数内容的学习又为后续数学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这
大数据时代,对未来公民用大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对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是促进高中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也是衡量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基于文献研究,确定主要研究问题:(1)如何编制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调查问卷与测试卷?(2)高一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何特点?(3)如何更好地促进高中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基于国内外数学推理理论,参照《普
数学复习课是完善认知结构、促进思想方法的形成、促进能力的提升的重要课型。研究构建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一方面为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量化评价提供标准,另一方面为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帮助。研究问题为:(1)合理的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基于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模型是什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基本步骤为: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