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唑沙腙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氯唑沙腙(chlorzoxazone)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细胞培养;肿瘤细胞体外生存抑制试验包括MTT法评价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量LDH评价细胞坏死;TUNEL法评价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价细胞超微结构等。肿瘤细胞体内生存抑制试验,小白鼠体内接种S<,180>肿瘤细胞,抗肿瘤试验。 结果:在HepG2细胞系、Hela细胞系、GH3细胞系、AGZY-83-a细胞系、HEK293细胞系和S<,180>细胞系中,HepG2细胞对氯唑沙腙最敏感,其次为Hela细胞。氯唑沙腙在50μmol/L~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的生存均有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关系。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肿瘤细胞凋亡改变。氯唑沙腙在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及500μmol/L浓度下作用48 h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氯唑沙腙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及500μmol/L四种浓度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24h、48h及72h,发现以上各种浓度在48h即可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时间越长,凋亡率越高,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氯唑沙腙减少小白鼠体内的S<,180>肿瘤的瘤重,但不能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结论:氯唑沙腙能够抑制HepG2细胞存活率和诱导细胞凋亡。氯唑沙腙无显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其他文献
细胞不同信号系统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这种信号网络是保证细胞应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下游效应的基础。在不存在外源识别配体情况下,一些应激因子,例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能够激活
新闻概括的功用主要有三,其一与新闻铺陈结合使用,使新闻既有概括的叙述,又有细节的描写;既避免了冗长庞杂琐碎,又避免了单薄、干巴、笼统;既简洁、精当,又丰富多彩;使读者
目的:研究GABA(γ氨基丁酸)对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和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的保护作用。 方法:培养Wistar乳鼠(1d)海马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组,谷氨酸
《解放日报》的儿童专刊《孩子们》充满童真稚气,深受广大儿童的欢迎。只是其中《小蓓信箱》专栏刊头里的“信”字,书写往往不够规范,“口”字上面的一横写得太长(见图)。这
笔者从语文课程的切身体验来看,作文仍是学生犯难的知识点。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这对认知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讲是一件不易之事
"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在我们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就是通过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研究学习中的问题,从而锻炼他们自主性的学习态度与创新精神。通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差,兴趣不高,基础语感较为薄弱,朗读能力十分有限。由于长期忽视朗读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瓶颈。加强朗读教学是迫在眉睫。本文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
读罢一位老同志自编的"岁月诗文集",脑海立即涌出王国维着名的境界说,不知怎么就走到阳台,举目远眺。时正黄昏,"西山欲衔半边日"。那一轮红日,竟是那样硕大无朋,红得那样纯正,那样鲜艳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