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空间溢出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当前我国部分产业仍然面临“缺芯少魂”之痛,亟需实现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主体高度集聚,产业体系完备,环境开放包容,集聚了大量引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要素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与协调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金融中介等)和创新要素(比如R&D资本、R&D人员等),构建便捷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网络,从而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技术创新理论、协同创新理论、空间溢出理论为支撑,力图从理论上探索协同创新与空间溢出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及路径。同时,采用2000-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工业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创新效率、协同创新、空间溢出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内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和城市之间技术空间溢出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意见。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内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理论上剖析了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互动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联机制:(1)通过产学研的协同互动,可以将企业的市场信息和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与技术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各主体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提升;(2)政府通过搭建平台、完善基础设施、颁布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支持等策略,为产学研主体协同创新提供便利高效的环境;(3)金融中介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专业优势、信息优势,为产学研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项目评估和筛选、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等服务。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实证检验,发现2000-2016年间,城市内部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创新、金融中介支持均显著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政府支持均没有发挥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应有的促进作用。R&D要素区际流动引致的空间溢出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理论上对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空间溢出效应的内在形成机制和具体形式进行考察,并探索其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与路径。R&D人员和R&D资本是产业技术创新最关键的要素,也是解释创新效率空间溢出的主要变量。在空间溢出理论以及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先后从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R&D部门、市场均衡、R&D要素流动的长期均衡,推导出了R&D要素流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的机理。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实证检验,发现R&D人员跨城市流动显著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资本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将协同创新与空间溢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全面考察二者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区域内某一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一般通过两种渠道获取创新资源,一种渠道是区域内部,也就是区域内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金融中介等主体协同互动形成的创新资源,本文称之为“协同创新”;另一种渠道是区域外部,也就是区域之间R&D人员、R&D资本等创新资源流动形成的溢出效应,本文称之为“空间溢出”。本文认为,协同创新与空间溢出能同时促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且区域内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贡献更大。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实证检验,发现城市内协同创新和城市空间溢出联合作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时,其作用路径与二者单独作用时一致,但各个因素的作用系数与单独作用时存在差异。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内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城市之间R&D要素流动所引致的空间溢出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路径。一是要统筹城市内部产学研政金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多措并举调动主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城市内部高效率、高质量的创新资源;二是要打破要素流动的“藩篱”,促进湾区内创新要素在各城市间自由流动,使各城市充分利用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各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三是要完善粤港澳三地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城市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分工与合作,建设跨城市的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平台,打造大湾区“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循环的区域科技创新产业链。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从开放型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构建了协同创新与空间溢出影响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较为全面的考察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二是测度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0-2016年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程度和技术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三是实证检验了城市内协同创新、城市间空间溢出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发现城市内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协同、政府支持以及R&D资本跨城市流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路径,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鼠胰头和胰尾端胰岛细胞miRNAs的差异表达及其靶基因预测、信号通路分析,为进一步深入探索miRNAs在胰岛生理及病理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随机选取6至24周正常成年大鼠6只,取胰头端及胰尾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胰岛,手捡胰岛细胞并镜检确认。2.将胰岛细胞送至上海康成生物公司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miRNAs的表达水平;结合生物信息法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
目的:分析和探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癌症分期系统第8版中的病理预后分期和解剖学分期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价值。材料和方法:我们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了2010至2015年间被诊断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10,323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根据解剖学分期和病理预后分期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肿瘤分期,比较不同分期系统的肿瘤总体生存情况。我们采用Kaplan-Meier分析、时间相关的受试者操作
目的:本课题拟研究合成的溴化银纳米粒子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合物,即AgBr-NP(Nanoparticle,NP)@CTMAB(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MAB)的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活性,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然后将其添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 methacrylate,PMMA)研
目的:1.通过分析乳酸脱氢酶C4(lactate dehydrogenase C4,LDH-C4)在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2.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LDH-C4的骨肉瘤细胞MG63,明确LDH-C4过表达对骨肉瘤细胞MG63生物学行为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IH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CACNA1D基因突变对血管内皮细胞Cav1.3蛋白和ET-1表达的影响,探索子痫前期发病原因,以寻求新的监测手段及干预靶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取得健康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脐带,采用胶原酶灌注消化法,从中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培养观察;运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根据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细胞进行标记鉴定,确保后续研究对象为内皮细胞。(2)扩增C
学位
目的1.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2.构建乙肝肝硬化患者营养筛查方案。3.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营养筛查方案的效能。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乙肝肝硬化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以列线图预测模型和决策树分类预测模型为呈现形式的乙肝肝硬化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高位脊髓损伤(SCI)早期心肌中的变化,初步探讨PI3K/Akt通路在高位脊髓损伤后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通路中的关系。方法1.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8-10周龄,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五组(n=6):假手术组(Sham组)、高位SCI后4小时组(SCI
学位
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