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文化视角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是来自东北的“极地女作家”,自踏入文坛以来她始终保持着一贯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追求。“东北极地”的生长环境对迟子建的文学、文化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综观迟子建的小说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她对故土家园的眷恋情丝。东北大地上的地域风貌、底层民众和神奇的鄂温克民族,都深深的在迟子建心里扎下了根,为其文学大厦的搭构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同时也深化了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基于此,本论文试图从文化视角出发,通过对迟子建小说作品的细读,从地域文化、底层文化、和民族及宗教文化三方面入手解读其文学创作的深层文化特质并对这一文化特质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本文的绪论部分对迟子建的研究现状做概括综述,并简要介绍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地域文化的呈现。迟子建怀揣着对东北大地的钟爱书写着故乡独特的黑土文化,从自然风貌到人文民俗,俨然一幅瑰丽的自然风景画。童年的成长经历为这幅风景画打下了基础,成为其文学作品创作中特殊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章,底层文化的书写。从迟子建的小说中我们很少能发现宏大的叙事场面,相反,她总是立足于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大地上,在底层民众间发掘人性美的闪光,她为读者建构了一个以“小人物”为主的生存文化空间,在这不大的、充满艰辛苦难的小空间里灌注满了她对“下层人民”的怜悯与关怀。第三章,民族及宗教文化的观照。鄂温克族是生长在东北地区日俄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迟子建在其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古老神秘的文化历史。这部作品对鄂温克民族的全方位写作让读者深切的领略到了其民族及宗教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作品,迟子建表达了对古老民族衰亡命运的惋惜,呼吁人们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古老民族文化的消亡进行深刻的反思。论文的结语部分对迟子建及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做出总结评价。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层文化和民族及宗教信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在为“弱势群体”而发语。她带着作家所肩负的文化使命感,用温情的文字,坚守着属于她自己的文学阵地。
其他文献
教会大学作为独特的历史存在,在中国的教育史和文化史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与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它们已经沉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无论是在办学经验、学科设置,还是在
建筑工程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同时,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琐的工程。文章以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为着眼点,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影响因
以台湾地区的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应用地理》为案例,从地理学科的内生价值出发,分析课程纲要的设计逻辑:议题选择凸显地理课程价值、议题探究强调研究技能培养、议题目标源于
张洁作为一位大器晚成且风格独特的作家,在当代文坛一直备受瞩目。她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以母女书写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展开了另类的探寻与思考。本文通过
徐则臣是“70后”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能真正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风格和创作特色的作家,他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虑显示出“70后”这一代人少有的深厚和宽广。他敢于直面生存最
孔庙亦称为文庙,而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而设立的祭祀性庙堂。至明清时期全国各府、州、县皆立孔庙,孔庙已成为每个城市最为常见的建
皮尔斯认为符号是由再现体、指示对象和解释项共同构建的表意系统。文学文本由于自身表意性的特征具有符号象征意义。随着符号的解释项意义不断完善和扩大,更加注重符号所承
随着现代性危机的发生,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形成了明显的张力,成为现代性论战中最精彩的反映,虚无主义与蒙昧主义也以新的视角进入到现代性论战中,在各种思想影响下,施特劳斯掀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会极大地影响地区的零售业,尤其是金融零售业。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佛山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15.16亿元,人均约为8.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