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庙及其保护开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庙亦称为文庙,而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而设立的祭祀性庙堂。至明清时期全国各府、州、县皆立孔庙,孔庙已成为每个城市最为常见的建筑之一,也成为当地的文化标志。孔庙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和兴衰,已经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孔庙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和继承,就是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经历清末的社会动荡、民国时的战乱频繁和新中国建设中的破坏,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孔庙已经为数不多。在全国保留下来的孔庙当中,武威文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保存程度及对当地教育深远的影响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它始建于明代,经后代多次维修重建至此规模,一方面它是武威文教事业发达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孔庙群中值得关注的”亮点”,它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可轻视。多年来,对武威文庙的保护和开发虽进展缓慢,但前景乐观,深入地考证、研究它的历史和建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探讨它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的研究意义,总结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确立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方法。第二部分探讨了孔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及其作用。本部分详细梳理了孔庙在中国的历史沿革及新中国成立后文庙在当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并从祭祀和教育两方面论述了孔庙的作用和价值。第三部分对甘肃省境内的文庙和文庙遗存作了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了甘肃文庙中的典型代表武威文庙,梳理了它历代的维修情况,研究了武威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武威文庙的建筑形制,按孔庙、文昌宫、儒学院三部分的建筑格局分别介绍了其各个单体建筑。第五部分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研究武威文庙保护与利用对策。基于对文庙保护和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以期对文庙进行全面地、综合性地保护,同时对文庙采取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使文庙得以持续发展。最后一章是全文的结语部分,是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对全文总结性论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所述虽是笔者的一己之见,但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武威文庙提供了现实依据,故祈望能在武威文庙保护管理工作中有些许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保证其健康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法宝。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
周亮工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文人,长于诗文、精于书画鉴赏、金石刻印,平生交游广泛、怜才好士,颇受当世文坛敬重。周亮工一生著述颇丰,其编选的《赖古堂尺牍新钞》是明末清初尺牍
《文学周报》是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它既是文学研究会实践其社团宣言的阵地,又是民间文学蓬勃发展的园地。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文学周报》在民间文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进行研究
教会大学作为独特的历史存在,在中国的教育史和文化史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与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它们已经沉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无论是在办学经验、学科设置,还是在
建筑工程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同时,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琐的工程。文章以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为着眼点,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影响因
以台湾地区的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应用地理》为案例,从地理学科的内生价值出发,分析课程纲要的设计逻辑:议题选择凸显地理课程价值、议题探究强调研究技能培养、议题目标源于
张洁作为一位大器晚成且风格独特的作家,在当代文坛一直备受瞩目。她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以母女书写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展开了另类的探寻与思考。本文通过
徐则臣是“70后”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能真正形成自己比较成熟的风格和创作特色的作家,他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虑显示出“70后”这一代人少有的深厚和宽广。他敢于直面生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