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JT与SCR的片上ESD防护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半导体制程工艺进入深亚微米领域乃至纳米领域,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现象已经成为造成芯片和电子产品失效的主要原因。同时伴随着ESD设计窗口的缩小,降低触发电压和提高维持电压成为了ESD防护设计的两大设计要点。本文使用理论分析和TACD(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以降低触发电压和提高维持电压为设计目标,对结构复杂度较高的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和锗硅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SiG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HBT)进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有:基础单体ESD防护器件的工作原理分析及传输线脉冲(Transmission Line Pulse,TLP)测试结果分析,NHTSCR(Novel HBT-Triggered SCR)的开启原理及载流子导通路径分析及优化设计,新型NTSCR(NPN-Triggered SCR)优化原理及性能仿真。本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一是针对HTSCR低维持电压的特性,本文提出一种新型ESD防护结构:NHTSCR。在ESD脉冲下,NHTSCR通过HBT与反向HBT的分流作用抑制了SCR器件的正反馈效应,增加了器件维持电压,达到提高器件抗闩锁免疫能力的目的,并且通过外加电阻的方法降低了器件触发电压。测试结果表明:在ESD脉冲下,传统HTSCR的维持电压为1.34V,NHTSCR将其提高至3.72 V。在0.35μm SiGe BiCMOS 3.3V工艺下,NHTSCR可以解决闩锁问题,满足ESD设计窗口。二是针对传统SCR高触发电压和低维持电压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NTSCR(NPN-Triggered SCR)器件,NTSCR利用基极浮置的寄生NPN 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作辅助触发源,且寄生NPN管的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发射区掺杂浓度较低,因而具备较低的导通电压。在ESD脉冲下,随着SCR器件的开启,电流路径分为两条:一条仍流经基极浮置的NPN管,另一条流经反偏结和寄生SCR。测试结果表明:与SCR相比,NTSCR的触发电压降低了12.2V,维持电压提升了4.4V,在5V工作电源下,满足ESD设计窗口。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调和Fock空间中算子的基本性质.通过推理出调和函数的一个基本积分不等式得到复平面上任一点的点赋值泛函有界,从而得出调和Fock空间的再生核函数以及由此基础上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鹅足止点保留与否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为保留鹅足止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提供理论依据,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提供参考,优化膝关节镜
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 L.)又名爵卿、赤眼老母草、小青草等,曾被197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国外主要分布在非
爆轰问题是武器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在爆轰的过程中,流体的运动十分复杂,因此对于爆轰问题的数值模拟一直是武器物理的重要研究工作。间断有限元方法(DGM)是计算流体
皂角(Gleditsia sinensis)是苏木科皂荚属树种,对干旱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已被用于医药,食品,保健,清洁用品和园林绿化。目前,水资源匮乏成了限制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最关键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Jackiw和Pi提出Chern-Simons-Schr(?)dinger系统,该系统被用来研究平面上带电粒子在竖直磁场中被平方势(谐振子势)束缚时的运动.这个模型在研究高温超导体,
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第三大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CC)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90%。目前,以碘化油作为栓塞剂的经导管肝动脉
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纺织工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但是,棉纤维发育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清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植物发育以及对逆境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蜂胶是由蜜蜂采集的树脂和其腺体分泌物等形成的一种黏性胶状固体物质。目前有关中国湖北孝感蜂胶方面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它们
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生物体为维持内环境稳定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机制,是基本的生物学现象。PCD过程由多种基因控制,此类基因在多种动植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