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契约能够充分利用企业可获得信息衡量高管的努力程度,降低度量成本。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相比市场业绩,上市公司更愿意以会计业绩作为高管薪酬契约的业绩度量标准。2007年正式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致使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业绩受到冲击,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变更可能需要对高管的努力程度重新度量。本文以此为研究契机,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和高管薪酬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公允价值和高管薪酬在相关理论中的解释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通过文献搜集确定研究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综合业绩指标,介绍非参数检验法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最后,选取2007年到201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两类公允价值变动对高管薪酬以及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通过非参数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分析验证研究假设,考察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契约有用性以及高管薪酬契约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对高管薪酬契约产生了影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调高了其高管薪酬;两类公允价值变动对高管薪酬及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均存在差异影响;会计信息列报位置变动和企业产权性质对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存在影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高管薪酬粘性特征依然存在。上市公司根据公允价值信息对高管薪酬契约的调整并不科学,常见的公司治理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公允价值信息应用质量以及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