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整合初论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变迁本质上就是社会分化与整合的过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在稳定的秩序中推进社会进步。研究定位于以哲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学问题,属于社会哲学的范围。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分工、阶级国家、社会有机体、历史合力论等理论为主要支撑,针对社会中人的分化和人的活动领域分化,采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阶级分析、结构与功能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社会整合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社会整合的探讨只能算是初步的论述。社会是人类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的实践活动共同体,是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社会整合是在足够的人员参与下,管理主体采取机械或有机的团结方式对各领域、要素或子系统进行规约、协调和引导,从而使人们的活动保持平衡、稳定及一体化状态的过程和结果。明晰社会整合的本质规定,就要对社会失调、社会解组、社会解体以及社会团结、社会凝聚和社会控制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系统性、协调性、制约性和历史性是社会整合的基本特征。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整合主体与整合客体、机械整合方式与有机整合方式三组范畴构成了社会整合理论的主要分析框架。社会的整合需求在于社会产生了分化,包括人的分化和人的活动领域的分化。社会分化是由分工引起的。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种,社会分工是社会整合的基础性根源。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结构系统不断分解成新的社会要素,各种社会关系分割重组最终形成新的结构及功能专门化的过程。人的分化包括人的自我分化及人和人之间的分化;社会领域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民生等各领域或子系统构成,人的活动领域分化是指以上组成社会的各要素、子系统的分化。社会领域的分化可以从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各活动领域的形成、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各活动领域的相对分离两个方面来说明,价值领域分化与社会的五大领域分化相适应。因应社会分化,社会有着日常生活的管理、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秩序的维持、价值观念的导引、生态环境的维护等方面的整合诉求。人类社会存有分化与整合的双重逻辑和双重交织,分化与整合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类社会应是一个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的社会。社会分化是社会整合的直接原因。对社会整合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研究,就要对社会整合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共时态和历时态分析,并对社会整合的主客体关系加以研究。在人类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存有不同的社会整合力量。从人的关系角度来看,社会整合的主体可分为血缘团体、地缘团体和职缘团体三种;从人的活动领域视角来加以思考,社会整合的主体是各种团体和社会组织。社会整合的主体经历了血缘团体、阶级和国家、职缘团体、自由人联合体等相应的演变过程。社会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整合的客体、对象有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之分。从历时态研究社会整合客体的演进历程,主要是研究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社会整合的目标有科学性或工具性目标和价值性目标之分,社会效益是社会整合的科学性目标,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内在价值目标。社会整合的发生有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社会的整合过程可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基本的整合类型。社会整合可引发正整合和负整合的结果。社会整合的评价尺度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考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上来看,社会的整合方式可以归纳为两种:机械整合方式和有机整合方式。历史合力是社会整合的总体方式,社会整合的发生有其内在的动力推动,也有分化过度、分化不足和分化错位等不合理社会分化的阻力并存。传统社会的机械整合方式可以从传统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传统社会的分化特征、社会整合方式的机械性三方面来加以说明。传统社会的整合方式由于是将具有相同性质的人机械的联结在一起,为机械整合方式。市场经济社会的有机整合方式可从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市场经济引发新的社会分化、有机整合方式的内容要求三个方面来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相互依赖而将异质性的个人和团体结合在一起,是社会的有机整合方式。解放前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整合性和建国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整合状况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现状的历史背景;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现状批判从社会分化的加剧与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主体整合客体的艰巨性和社会整合方式转变的阻滞三个方面来进行展开;社会的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自由人联合体和有机整合方式是未来社会整合的建构取向。社会整合的未来建构可以从促进合理分化,加强社会整合、转型的主体有效应对变革的客体、促进社会有机整合方式的形成与健全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当今的中国社会各领域还存在发展“短板”,加强社会的整合能力建设,使社会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产生更大的总体效果,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的稳定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定走向伟大复兴。
其他文献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而教育则是培养创新能力常见的途径。新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这一点与时代的要求是相符的,然而,课程改革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我们的
循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特殊的官僚群体,在治理地方时有着卓著的政绩,他们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的稳定、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道德风气的树立等方面。自司马迁在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等功能。安徽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输出基地,其农业总产值在全国
内容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强调将学科内容和语言学习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CBI教
从2010年起,全国开始实行“新课改”,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响应教育号召,全国各地基础教育学校都在进行各种教育改革、教育创新,在改革的浪潮下也涌现了一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造的起点。培养具备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民主社会的公民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谁能想到,风华绝代的才女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中心不是写作,不是研究,不是游历,而是艰苦卓绝地与虱子战斗。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
活性炭微孔滤材由于其自身良好的过滤吸附性能,能有效除去水中颗粒、色度、有机污染物和一些重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净水、环保、催化等工业部门。常规活性炭滤材大多采用模压烧
本文以《管子》的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体系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