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青贮微生物区系特征及优选乳酸菌对高温的响应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c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贮是我国西南地区反刍动物最主要饲料资源之一。但随着全球变暖,加速了青贮发酵进程,提高了有氧腐败风险,高温已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影响青贮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乳酸菌常被作为青贮添加剂,用于提高青贮发酵品质,但青贮微生物群落具有材料与地区特异性,充分了解西南地区青贮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是选择适宜添加剂的前提。广泛地在该地区、该气候条件、该青贮中筛选优质乳酸菌作为添加剂是青贮成功的关键技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乳酸菌添加剂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但已有乳酸菌添加剂在青贮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尚浅。因此,本研究对青贮乳酸菌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为乳酸菌添加剂在青贮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理论基础。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和代谢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深入研究青贮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产物如何响应气候因素和乳酸菌添加剂的使用成为可能。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平板分离培养法探究了我国西南高温高湿地区青贮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从一千余份乳酸菌中筛选出了适宜的本地青贮乳酸菌,探明了优选耐高温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酵特性,评估了菌株对高温高湿条件下饲草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应用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从微生物区系(细菌/真菌)和代谢产物方面研究了优选菌株对象草裹包青贮发酵和有氧稳定性的调控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西南高温高湿地区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通过对上百份湿热地区青贮饲料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发现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细菌是该地区青贮后的主要微生物,其次是醋酸菌属(Acetobacter spp.),它与青贮中产生的大量乙酸直接相关。原料中附着乳酸杆菌属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 spp.)细菌在低p H条件下生长良好,在青贮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乳酸,有效地改善了发酵品质。降雨和湿度是影响原料附生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温度则是影响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2.西南高温高湿地区乳酸菌群落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本研究鉴定了227株分离到的乳酸菌,对其群落结构和筛选出的4株优质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高温高湿地区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原料和青贮中最常见的乳酸菌菌株,其次是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测序分析,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LP149、LS358、LR753和LPA761分别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L.salivarius)、鼠李糖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筛选出的4株乳酸菌有良好的高温适应性,不仅生长速度快,产酸能力强,耐盐性好,对糖源利用范围广,而且对酸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特别是唾液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可以作为后续高温青贮回填试验的新型菌株。3.优选乳酸菌对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对4株优选乳酸菌和对应的标准菌及一株商业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青贮效果的研究,发现尽管乳酸菌添加剂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p H值,但与对照相比,它们并未显著提高其青贮品质。本试验中使用的三株植物乳杆菌在湿热条件下均加速了玉米青贮的有氧变败,而鼠李糖乳杆菌LR753则提高了有氧稳定性。黄曲霉毒素B1天然存在于湿热地区全株玉米原料中,青贮后其含量不变,但在有氧变质过程中大幅增加。鼠李糖乳杆菌LR753表现出抑制真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B1积累的潜在作用。因此,不推荐植物乳杆菌作为高温高湿地区全株玉米青贮添加剂,而鼠李糖乳杆菌LR753则在该地区玉米青贮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4.优选乳酸菌和高温对青贮微生物区系、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动态影响。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进一步探究了优选乳酸菌(LS358和LR753)在玉米高温青贮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玉米原料上附生细菌群落主要由明串珠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p.)组成。乳酸杆菌属是30°C青贮时的优势细菌,其次是醋酸菌属。细菌群落在45°C时变得更加复杂。高温影响了玉米青贮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导致了乳酸菌菌群从同型发酵向异型发酵的转变,造成干物质损失和NH3-N含量增加。优选鼠李糖乳杆菌LR753显示出了改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高温青贮品质的潜力。5.优选乳酸菌对裹包青贮微生物区系和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对接种优选乳酸菌象草裹包青贮微生物区系结合代谢组的动态研究,进一步阐释了乳酸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商业布氏乳杆菌(L.buchneri 40788,LB)和优选乳酸菌LR753均可通过产生乙酸抑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tales)的生长从而在湿热地区提高象草裹包青贮有氧稳定性。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p.)和Issatchenkia spp.分别是60天青贮中优势细菌和真菌。青贮60天和有氧暴露的4天中总共检测到426种代谢产物。对照组中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是与气味和胺类有关的物质,而在LB和LR753处理组中检测到了更多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通过代谢组和微生物区系联合分析为探究乳酸菌添加剂在青贮发酵和有氧暴露过程中作用机理提供了深入视角。
其他文献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死亡率达17%-39%,以持续器官功能衰竭(persistent organ failure,POF)为关键特征,其中在病程早期(1周内)发生POF的患者是SAP中较重的一种,通常认为和不良预后相关。国内外临床指南对坏死的干预建议需延迟至四周后胰腺坏死成熟/包裹后,而在实践中,此类SAP合并早期PO
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需要糖。在植物中,糖主要在光合器官叶片中合成,并作为双糖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分,如蔗糖到筛管。植物可以在根系、花粉和果实等库组织中以蔗糖的形式或转化为各自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利用这些糖。毫不惊奇,糖对植物产量和各种农学性状至关重要,如在提升果实品质中起着主要作用。糖在整个植株水平或细胞内和细胞间的分配对果实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构造至关重要。果实成熟细胞不同细胞器中糖的种类和丰度不同,
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简称TBCs)由于具有高熔点、低热导率和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是当前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关键隔热技术。实现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跨越式升级越来越依赖于热障涂层向高隔热、长寿命的方向发展。然而,涡轮叶片结构复杂、承受的高温环境极端,热障涂层应用过程中的隔热效果和服役寿命难以测量和评价。评价手段不完善导致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摄像镜头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产生的数字图像呈指数级增长。然而,采集,编码,传输过程中的图像会经常受到噪声的干扰。图像中的噪声不仅会降低图像质量而且直接对后续的图像处理比如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数字图像,需要对退化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从观测到的噪声图像中尽可能的保留原始图像信息,去除噪声。本文从统计分析与张量分解的角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二位。玉米是重要的粮食资源和工业原料,其产量、质量、储量对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2.6067亿吨,种植规模与产量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对玉米“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玉米播种环节,播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后期管理与产量。在提倡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业背景下,提高玉米播种合格率、推广玉米精量播种技
得益于方法和模型的进步、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标准开放数据集的不断完善等,机器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视觉日益成为计算机科学方向最重要以及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如何使计算机在相关问题上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智能水平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人类十分擅长通过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来认识、理解和改造世界。本文重点研究了通过分析、建模和利用研究对象之间的结构化关系来提升机器学习模型在图像识别和图形化布局问题上的效果。我们
第二章基于深度学习技术——Bilateral CNN进行图像特征提取的脊柱侧凸患者识别分型系统目的本研究开发了一种使用深度学习算法(deep learning algorithms,DLA)的系统,用于对常见脊柱侧凸类型及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继发的脊柱侧凸(scoliosis secondary to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S)亚型进行自动识别、分型,并提高分型的准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胃癌的流行病学显示,男性与女性的胃癌发病率为1.2:1。胃癌早期症状无特殊,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处于进展期。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7个月,总生存期为9-14个月。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为胃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GPER1是一种膜性雌激素受体,属于七次跨膜
学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是引起仔猪死亡的“第一杀手”,7日龄以内仔猪感染死亡率可高达100%,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尽管PEDV疫苗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但是PEDV感染仍然频繁发生。因此,PEDV感染机制以及基于感染机制相关抗病毒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前期研究显示,PEDV N蛋白通过介导细胞周期S期阻滞增强病毒复制,但是如何增强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尚不明晰。该科学问题的探究将为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