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装结构焊点的热疲劳性能及机械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子产品的表面贴装结构中,一个焊点的破坏往往会造成整个器件的失效。因此,如何提高和控制焊点的使用寿命一直是电子产品表面贴装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焊点的热疲劳破坏和机械疲劳破坏是电子电路中的焊点发生失效的主要形式,其中焊点热疲劳破坏所占的比例最大。另外,电子产品的无铅化也给焊点的疲劳寿命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由此,本论文针对表面贴装结构焊点的热疲劳性能和机械疲劳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焊点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预测和评价焊点热疲劳寿命的方法,并对焊点结构的机械疲劳性能展开初步研究。 本文首先对表面贴装结构焊点的回流焊过程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焊点结构的热疲劳性能,其中主要研究了焊点结构在热疲劳过程中电阻值及热疲劳裂纹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存在着三个典型的热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其中,热疲劳裂纹主要在位置1处萌生,这与该处附近区域所产生的等效非弹性应变的数值相对应。并且存在着两种热疲劳裂纹扩展方式及失效模式。焊点结构的电阻值在热疲劳过程中随着裂纹的萌生及扩展持续增大。另外,对影响焊点热疲劳性能的因素研究表明:大焊盘焊点的热疲劳寿命要长于小焊盘焊点;回流焊温度较高时,焊点的热疲劳寿命较短;无铅钎料焊点具有与锡铅钎料焊点不同的热疲劳性能特点。 论文工作中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焊点结构在热疲劳过程中的非弹性应变分布,进而采用Coffin-Manson方法预测了焊点结构的热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热疲劳寿命值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另外,采用有限元方法预测焊点结构热疲劳寿命的方法进行研究,还获得了焊点形状对其热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 此外,本论文还采用SEM实时观测及电阻值测量的方法对焊点结构的机械疲劳性能展开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焊点在机械疲劳载荷的作用下,裂纹首先在钎料与贴片电阻的接触界面处,贴片电阻的下角部产生,然后逐渐向钎料内部扩展,裂纹长度逐渐增大。在此过程中,焊点结构的电阻值持续增大。随着疲劳载荷的减小,焊点结构的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另外,焊盘的伸出长度较大时,有利于提高焊点的疲劳寿命;锡铅共晶钎料焊点的抗疲劳性能要优于无铅钎料SAC305焊点。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ZnO/Ag纳米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工艺、抗菌性能及其在PVC中的应用。1.采用两步液相沉淀法,以ZnSO4、AgNO3为原材料,NH4HCO3为沉淀剂,制备出复合前驱体,经离心、干燥、
半金属摩擦材料因为具有摩擦系数平稳、热衰退小和高温磨损小等优点而成为当前应用最多的摩擦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研制开发具有优异摩擦性能且成本低廉的汽车用半金属摩
我国的汞污染现状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燃煤电厂是我国大气汞排放的首要来源,汞通常以零价汞(Hg0)、二价汞(Hg2+)和颗粒汞(Hgp)的形态存在于燃煤烟气中,其中零价汞最难以脱除。国际上燃煤烟气零价汞控制技术主要包括SCR+FGD联用法和活性碳吸附法。这两种技术未能实现汞污染的集中控制,而是将气态零价汞转化为毒性更大的二价汞分布在飞灰或脱硫石膏中,极易引起二次污染。由于超低排放的要求,湿
学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农业和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利益明显跃居于环境效益之上。工业发展过程中肆意的排放工业“三废”、无限制的开采矿山和冶炼金属;农业方面对化肥和农药的滥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环境政策”便是其中的行为之一,是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挑战而实
太原天龙啤酒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5万吨啤酒的企业。目前采用的是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1500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本论文建议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的事件频繁发生,重金属污染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一个环境问题。探索人群重金属暴露风险,是了解区域环境重金属对居民健康影响,建立重金属污染防范策略措施的基础。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生态敏感区,其人群重金属暴露风险也值得研究。为此,本文选择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涪陵和忠县两地为调查区域,在对当地居民进行膳食消费情况和日常生活习惯问卷调查的基
学位
随着药物研发和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血液样品中痕量药物的检测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液质联用技术由于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被广泛地应用于这一领域。但是它所使用的质谱检测器比较
在旅游干扰的作用下,植被景观在不同的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生态响应。本文以五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对旅游干扰区和非干扰区进行比较,分别从森林植被的生态识别、种群结构和
论文研究了不同补强填充剂和增塑剂以及橡胶并用对丁腈橡胶的基本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老化性能保持率、耐油性能保持率等)的影响,并采用RPA、DMA进行了动态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