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调制方法对饲用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优质饲草短缺,尤其是优质蛋白饲料资源严重不足,合理优化利用饲草资源以及寻找新型优质蛋白饲料,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缓解饲料短缺的关键措施。燕麦作为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禾本科牧草,本试验以燕麦为材料,利用甲酸以及乳酸菌添加剂在两种水分条件下青贮改善燕麦品质,以及利用杂交构树、饲料桑与燕麦在不同比例下混合青贮,提高青贮饲草的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等,以及增加构树和饲料桑等高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率。结果如下:(1)不同含水量及添加剂青贮燕麦研究:本研究中,将甲酸(FA)、两种乳酸菌(F1,实验室筛选植物乳杆菌;GFJ,商业植物乳杆菌)添加到燕麦中在75%和65%两种水分条件下青贮,分别在30天和60天取样,研究燕麦青贮品质的变化。FA、F1和GFJ三个处理组的DM高于CK,而纤维组分(NDF、ADF和半纤维素)低于CK,且除FA组,其他组基本上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F1和GFJ组的蛋白含量要高于CK,处理组(75%水分,60天)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P<0.05);添加剂处理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pH、乳酸含量、丙酸含量、乳酸/乙酸、氨态氮/总氮)有极显著影响(P<0.001),且不同添加剂与水分含量互作对pH有极显著影响(P<0.001),其中,F1和GFJ组的pH显著低于CK和FA组(P<0.05),F1(65%水分,60天)时pH最低,为3.89;60天时,F1和GFJ处理组的乳酸含量要显著高于CK和FA(P<0.05),且FA、F1和GFJ处理组的NH3-N/TN显著低于CK(P<0.05);而且添加剂处理对乳酸菌数量有极显著影响(P<0.001),且添加剂处理与水分含量互作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处理组有较高的乳酸菌数量和较低的大肠杆菌数量;对于不同含水量燕麦青贮,75%含水量的DNF、ADF、半纤维素含量和pH值都显著低于65%含水量(P<0.05),因此,高水分(75%)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都要优于低水分(65%)。而且,60天时燕麦青贮饲料的NDF、ADF、半纤维素和pH稍低于30天,60天时燕麦青贮饲料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0天(P<0.05),60天时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30天(P<0.01)。(2)燕麦与构树、饲料桑混合青贮研究:本研究中,在不同比例下,通过燕麦与构树和饲料桑混合青贮(燕麦与木本饲料5:5、7:3、3:7、1:9、9:1混合青贮),改善饲料的品质。混合青贮中,随着燕麦混合比例的降低,NDF和ADF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后饲料蛋白含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燕麦与木本饲料混合比例1:9青贮组有最低的纤维组分以及最高的蛋白质含量;对于构树和燕麦的混合青贮组,1:9和9:1组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9组的pH最低,降低到了4.45;而饲料桑和燕麦混合青贮组,其pH值显著低于燕麦单独青贮(P<0.05),5:5组pH最低为4.2,乳酸与pH变化趋势相似;对于NH3-N/TN,燕麦单贮组比例最高,达到了7.32%,而其他处理组显著低于燕麦单贮(P<0.05);与燕麦单贮相比,部分混合处理显著提高了饲料的相对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燕麦:构树1:9与燕麦:饲料桑5:5明显改善了燕麦青贮饲料的品质。综合考虑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相对饲用价值以及构树和饲料桑的利用率,燕麦与构树1:9组要优于其他组,燕麦与饲料为5:5组要优于其他组。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三种添加剂在两种水分条件下都能一定程度改善燕麦青贮品质,其中添加两种乳酸菌处理的燕麦青贮品质更好,高水分75%水分含量的燕麦青贮品质优于65%,添加剂与高水分互作对燕麦青贮的影响要优于添加剂与低水分,青贮最适时间为60天,因此,本试验燕麦适于在75%水分条件下添加乳酸菌青贮60天。燕麦与木本饲料混合青贮中,最佳混合比例为燕麦:构树1:9,燕麦:饲料桑5:5。
其他文献
懸泉漢簡出自懸泉置遺址,一座由漢代一直沿用至魏晉時期的綜合性郵置機構,肩負著迎來送往與文書傳遞的雙重使命,其性質之特殊、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而懸泉漢簡正是在懸泉置日常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檔案文書,囊括了保證其日常運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又以文書簡最為重要。通過對《懸泉漢簡(壹)》所收錄文書簡的分類整理,進而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懸泉置遺址的性質、研究漢代西北邊塞文書行政的流程乃至還原整個文書序列。本文分為
芭蕉芋为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属(Canna)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其淀粉含量高、品质好。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结论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芭蕉芋的根茎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基础上,从分子角度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影响芭蕉芋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原理。本研究以贵州省主要栽培的3个芭蕉芋品种‘兴芋1号’、‘兴芋2号’、‘紫叶红花芋’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克隆了芭蕉芋中AGPase、GBSS、SSS、SBE、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了解世界贸易发展趋势以及各国为贸易合作采取的相关策略至关重要。WTO每年都会对外公布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在全球贸易与合作方面的总结,而且对未来一年全球贸易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选自于WTO于2019年6月4日发布的《世界贸易组织2019年度报告》,报告共分为九章,全面介绍了该组织2018年和2019
大型真菌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探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和食药用价值,明确该地区大型真菌生态和区系特征,于2017年~2019年对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采集鉴定,群落特点研究,营养方式与生态特点分析。通过随机踏查和样方采样,得到549份大型真菌标本。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保护区大型真菌131种,隶属于2门4纲14目33科68属
近年来,转录调控因子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挖掘研究中,其中具有表观修饰功能的全局调控因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类型的代表Lae A基因已经成功在多个真菌中实现遗传操作,并挖掘出部分新小分子化合物,也使一些常见化合物例如青霉素、洛伐他丁、杂色曲霉素等的产量增多。因此发现更多类似的全局调控因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真菌次级代谢网络的一个宏观调控过程,也对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深度挖掘打下结实的分
HIV-1侵染细胞的分子机器为位于病毒颗粒表面的由三个gp120和三个gp41糖蛋白质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构成的包膜三聚体,其中,gp120负责与细胞表面受体CD4以及辅助受体CCR5/CXCR4的结合,而gp41则负责对靶细胞膜的插入以及病毒膜和细胞膜间的膜融合。大量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表明,gp120的构象变化及由此导致的构象多样性在HIV-1侵染细胞以及逃避宿主免疫监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论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木紫珠(Callicarpa arborea)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第二部分为黄荆(Vitex negundo L.)茎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第三章综述了2019年国内外对二萜类化合物抗炎及与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本论文通过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如正相硅胶、反相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高效液相色谱,结合NMR、HRESIMS、X-ray单晶衍射等结构鉴定手段,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老龄化水平加深所产生对社会的影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2000年起,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社会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能力降低,健康水平下降,相对于其他年轻群体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更大,催生着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医疗卫生资源数量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据《2018年我国
Micro RNAs(miRNAs)为长约18~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卵巢中参与细胞增殖凋亡、类固醇激素生成与分泌等生理过程。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miR-27b-3p在鹅卵泡颗粒层中表达量很高,并且随着卵泡发育逐渐升高,推测miR-27b-3p可能在调控卵泡颗粒细胞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鹅颗粒细胞为试验材料,探究miR-27b-3p在颗粒细胞类固醇分泌方面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红棕杜鹃(Rhododendron rubiginosum Franch.)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等地,通常生长在海拔2500-4200m之间的林隙中,分布广泛,常成群落中的优势种,是西南高原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系统学研究价值。目前对该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叶的化学成分和耐热性等方面,但群体遗传学、多组学以及物种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