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介导电化学法处理烧结烟气脱硫废水的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行业在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处理烧结烟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该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悬浮物、难降解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亚硫酸盐、重金属离子、氯离子及氟离子等,处理难度大。广东某钢铁厂现有烧结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主要针对重金属铊、铅、镉等的达标处理,对废水中的氨氮和COD处理效果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总外排废水水质及中水回用水质,亟需提标改造。本论文在调研分析中发现:选择氯介导电化学法处理该厂烧结烟气脱硫实际废水具有明显优势,具体对该方法处理脱硫废水的影响因素、污染物去除机理,以及工艺可行性论证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以Ti/RuO2-IrO2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考查了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极板间距、曝气对脱硫废水中COD和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理想的处理条件为:极板间距2 cm,电流密度为30 m A/cm2、氯离子浓度为2.4 g/L。在此条件下电解时间60 min后,脱硫废水中氨氮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1.9%、89.6%。通过曝气实验研究发现在氯离子主导的电化学氧化过程中,曝气会破坏废水中氯离子向阳极迁移的进程,并破坏阳极附近活性氯的浓差极化界面层,降低氨氮的氧化效率。(2)采用响应面(RSM)实验对氯介导电化学法处理脱硫废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设定变量为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电解时间,响应值为氨氮去除率。得出最佳运行条件为:电解时间为50min、电流密度为40 m A/cm2,氯离子浓度为3 mg/L,对应的氨氮去除率为95.56%。依条件进行三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氨氮的去除率为96.23%、94.38%、97.46%,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这也很好地表明响应面实验对氯介导处理烧结烟气脱硫废水的模拟过程可靠。(3)通过机理研究发现,在氯介导电化学法处理脱硫废水过程中,氨氮由电极表面的直接氧化和羟基自由基介导的氧化贡献率很低,主要依赖于活性氯的间接氧化作用。COD的去除由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共同作用。氯介导电化学法对脱硫废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85.6%和100%,主要依赖于阴极还原和间接氧化的耦合作用。(4)通过放大实验研究可得,氯介导电化学法可以有效、稳定的去除烧结烟气脱硫废水中的氨氮和COD,去除率达98.6%和87.8%。相比于其他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去除效果稳定、几乎无污泥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调督安神法针刺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安慰剂针刺)。治疗组以调督安神法为治疗原则,采用套管针进针法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人中、神庭、印堂、脑户、神门、内关、三阴交,提插捻转以得气为准,百会、印堂穴接
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AZO/Cu、Cu/AZO和AZO/Cu/AZO三种复合结构多层膜,研究了生长温度对多层膜特性的影响,发现AZO/Cu双层薄膜具有最优的光电性能,其最佳生长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4日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在这之前,国务院多次出台过有关医改的正式指导文件文件。截止到2019年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过长达10年的探索和实践,改革从摸索阶段进入了攻坚阶段,多年来发布的一系列的医改政策都在不断产生效应,为了考察相关政策的效益,对医院进行绩效审计就显得非常重要。2019年的《意见》表明,为了考察医院的投入产出情况,2019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需要许多更高性能的存储器来满足数据的存储。对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存储器,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高存储密度、低功耗、读写速度快和保持时间长的需要。阻变存储器不仅具有优异的存储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等,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二元金属氧化物由于成分简单,与CMOS工艺兼容等优点,被认为是阻变存储器领域最有潜力的材料。本文选用Li掺杂ZnO薄膜作为研究对象,研
【正】 市环保局报送的《西安市2004年关于进一步治理燃煤烟尘污染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第68次市长办公会议同意,现批转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燃
本文研究了几类非线性算子的若干不动点问题。其中,第一章研究了T—混合单调算子的耦合不动点问题,获得了相应的耦合不动点定理。第二章讨论了随机单调增算子的随机不动点问题,
本文以直接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预聚物为原料,以1,4-苯基二噁唑啉(PBO)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双扩链/偶联剂,采用扩链/偶联法制备可生物降解
采用磁场完全闭合状态和不闭合状态两种磁场组态分别沉积Cr镀层,并利用Langmuir探针诊断其放电等离子体,测量了离子密度、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EED)在两种磁场组态中的分布规律
用共混法制备1∶1的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经表面修饰后按质量比2%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出含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润滑油体系。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润滑油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