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柳和狭叶香蒲对重金属吸收及其活性炭吸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yy_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修复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绿色技术之一,柳树(Salix spp.)、香蒲(Typha spp.)对重金属具有较强耐性,生长繁殖快,根系发达,是植物修复的适宜物种。活性炭吸附具有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和适合低浓度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农林废弃物活性炭因成本低廉成为重金属吸附的研究热点。目前香蒲与柳树生物质的利用较为单一,研究旱柳与狭叶香蒲对重金属的吸收、及其活性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可以开拓其环保新用途,对深化植物修复机理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培试验,采用差速离心、连续萃取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 Spd)对旱柳和狭叶香蒲Cd吸收积累和耐性,以及Cd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解毒机制的调节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测定仪,研究了外源Spd对旱柳耐Cd氧化胁迫机制的调节作用;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了狭叶香蒲与旱柳活性炭,并用红外光谱仪、截塔电位仪和扫描电镜对活性炭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两种活性炭对模拟废水中Cd与Pb的吸附性能与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Spd能抑制Cd胁迫下旱柳和狭叶香蒲生物量的降低,一定程度提高植物对Cd的耐性。Spd能促进旱柳根、老茎和狭叶香蒲各组织对Cd的累积,降低旱柳嫩枝与叶的Cd含量。旱柳组织中Cd的含量大小为根>叶>嫩枝,分别为2002.67~3961 mg/kg、111.59~229.72 mg/kg与102.56~221.27 mg/kg;狭叶香蒲Cd含量大小为根>地下茎>叶,分别为766.31~1146.52 mg/kg、 116.45~204.45 mg/kg与55.54-75.16 mg/kg,表明两种植物是Cd的根际过滤植物,旱柳同时是Cd提取的潜在植物。(2)旱柳和狭叶香蒲各组织Cd的亚细胞含量为细胞壁>胞基质+液泡>细胞器。细胞壁、胞基质+液泡和细胞器Cd所占比例,旱柳根细胞分别为58.73~62.79%、25.02~28.72%与7.41~21.21%,嫩枝细胞分别为62.14-64.63%、22.08~26.69%与11.57-13.30%,叶细胞分别为25.11~43.94%、24.78-28.37%与12.38~15.10%;狭叶香蒲根细胞分别为61.27~63.30%、28.11~29.42%和7.68-10.32%,地下茎细胞为52.59~59.52、28.59-33.59%和11.90~13.83%,叶细胞分别为63.02~67.94%、25.05~30.58%和2.09-9.31%。结果表明细胞壁是旱柳、狭叶香蒲细胞Cd的主要解毒场所,胞基质+液泡结合是细胞Cd的第二解毒场所。旱柳细胞中,Cd的46.97~60.43%以NaCl提取态存在,其次主要以去离子水与醋酸提取态存在;宽叶香蒲细胞中,45.36~66.98%的Cd以NaCl提取态存在,15.88~34.88%的Cd以醋酸提取态存在,其次是以乙醇与去离子水态Cd存在。Spd的应用能降低旱柳细胞中乙醇与NaCl提取态Cd的比例、提高去离子水态Cd的比例;但对狭叶香蒲NaCl与去离子水提取态Cd比例的影响与旱柳相反。说明Spd的使用能通过降低旱柳、狭叶香蒲无机态Cd的比例,强化旱柳Cd与液泡中有机酸的螯合作用,强化狭叶香蒲Cd与果胶酸、含巯基解毒蛋白质相结合来提高旱柳、狭叶香蒲对Cd的耐性。(3)Cd诱导旱柳叶O2·-、H2O2和MDA含量与溶液中Cd浓度呈量效关系的增加,外源Spd能抑制三者的累积,缓解Cd对旱柳的氧化伤害。Cd降低旱柳叶SOD、GR和GPX活性与ASA、Sp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pd的添加能缓解Cd的这些不利影响。Cd诱导旱柳叶Put和NO含量呈剂量效应的增加,Spd的施用能抑制Put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O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外源Spd可以通过提高CAT、PX与GR活性来清除ROS,降低MDA含量,以提高旱柳耐Cd氧化胁迫能力;同时,Put在Cd胁迫下充当信号分子,诱导旱柳其它抗氧化机制的启动,间接缓解氧化伤害。Cd处理降低旱柳根、叶组织中Cu、 Zn含量,且呈剂量-效应关系,Spd能提高相应Cd处理组根、叶组织的Cu含量,但对根和叶Zn吸收与累积的影响各异。Cd处理降低根系组织中Fe含量,增加叶片组织中Fe含量;外源Spd能增加低浓度Cd处理根与叶中Fe含量,但降低较高浓度Cd处理根、叶组织中Fe含量。Cd降低Zn的转运能力,但Spd能够提高相应Cd处理旱柳中Zn的转运能力;Cd和Spd处理均提高Fe的转运能力。(4)狭叶香蒲活性炭为不规则的圆柱形结构,表面凹凸,疏松多孔;旱柳活性炭表面粗糙,有层状孔隙结构。狭叶香蒲与旱柳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130.42 m2/g和234.42 m2/g,中孔和微孔为主,等电点pHIEP分别为3.4和4.3,表面都含有O-H、C=O、C-O与P=O键等。两种活性炭对Cd和Pb吸附在10 min左右趋向吸附平衡;吸附量随溶液起始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活性炭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而且吸附过程的主动性、可行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Pb吸附的自发性比Cd的强。吸附平衡实验结果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很好的拟合,两种活性炭对Pb的吸附效果好于Cd的,溶液起始pH值为5、温度为25℃条件下,狭叶香蒲活性炭对Cd与Pb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48.08与61.73 mg/g、旱柳活性炭分别为40.98与58.82 mg/g。两种活性炭对Cd、Pb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液膜扩散和颗粒内部扩散在吸附过程中同时进行,但后者是吸附的限速过程;化学反应也是吸附的重要限速因素。(5)比较而言,旱柳对Cd的耐性和吸收量比狭叶香蒲的大;与旱柳活性炭相比,狭叶香蒲活性炭的pHIEP较小,吸附前吸收峰面积较大,而Pb吸附后吸收峰面积较小,说明狭叶香蒲活性炭有更多的官能团参与了Cd、Pb的化学吸附,但旱柳活性炭的物理性质较优;溶液起始pH值较小时,狭叶香蒲活性炭对Cd、Pb的吸附量较大,而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较强;狭叶香蒲活性炭对Cd、 Pb的吸附速率较快、自发性强、吸附热小、有序性好、吸附量大。
其他文献
求反三角函数值的一个基本方法孔宪福(广州市第113中学510630)贵刊1992年第1期登载的“求反三角函数值的一类重要公式”,读后仍有不满足之感,该文中论述到型如arcsin(sinx)(x∈R)这类反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时,给出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架构的不断发展及用户要求的日益提高为网络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保证端到端的网络性能成为管理的核心。随着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各种应用层出不穷,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城市化、汽车化的急速发展,迅捷、高速、高效、智能的交通系统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汽车
高校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是教师或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大量的实践教学任务和教师科研任务。随着高校的发展,实验室也日趋朝着成为规模大型化、结构综化、系统复
<正>"等体积法求高"是立体几何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技巧.根据这一思想命制出的数学会考题、高考题不胜枚举,但在命制时一定要慎重,不能太随意,更不能想当然.该类题目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能提供精确的船舶位置与属性信息,通过信息融合技术能有效弥补雷达测向精度不高的影响。为了对更大范围内的海域进行监视,本文对升空AIS与雷达信息融合技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相应无人机遥感应用技术在获取影像信息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遥感影像在环境保护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现状。其次,从环境保护应用出发,在现有基础上引入地学信息
《八月之光》通过对莉娜的人物塑造,彰显身份认同的重要与人性光辉。文章将莉娜同三个有身份认同问题的主要人物——乔、乔安娜、海托华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现代社会个体身份认
学科教学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Shulman (1987)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正是区分教师与学科专家的最重要因素。随后Grossman (1990)对PCK的构成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四个维度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网络文化的影响也在加重,然而由于对网络监管不力,网络色情开始泛滥,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的氛围,更对青少年这一主要的网络受众的身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