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宁神汤对郁火脾虚型PSD大鼠5-HT、NE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郁火脾虚证型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模型,观察临床验方解郁宁神汤对郁火脾虚型PSD模型大鼠受损脑组织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HT、NE)两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干预效果,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解郁宁神汤治疗郁火脾虚型PS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其治疗PSD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联合慢性束缚+慢性不可预知刺激(CUMS)复合造模法造成郁火脾虚PSD大鼠模型。选取Sprague-Dawley(SD)的鼠雌雄各半,根据敞箱实验评分,随机分为6组:A空白对照组、B空白模型组、C化药组(阿司匹林+盐酸氟西汀)、D解郁宁神汤高剂量组、E解郁宁神汤中剂量组、F解郁宁神汤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它组均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郁火脾虚PSD模型。模型建立后,A、B组大鼠给予蒸生理盐水灌胃,C组大鼠给予阿司匹林+盐酸氟西汀灌胃,D、E、F组分别按高中低剂量给予解郁宁神汤灌胃,各组连续给药28天,期间分别观察大鼠体重、敞箱实验和蔗糖水消耗等行为学指标变化。末次灌胃后第二天心脏灌注后断头取脑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HT、NE神经递质含量,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结果:造模大鼠出现符合郁火脾虚证型的临床症状,尿木糖醇排泄率降低及明显行为学改变,脑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故MACO法联合慢性束缚+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法成功制备了SD大鼠郁火脾虚PSD模型。  1.解郁宁神汤对PS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增加缓慢,水平、垂直运动、糖水消耗显著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卒中后慢性应激抑郁能够影响大鼠的体重及行为学指标;治疗后解郁宁神汤各组和化药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能明显增加PSD大鼠体重,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两者均能改善PSD大鼠体重及行为学指标。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受损脑组织5-HT、NE含量明显偏低,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解郁宁神汤高、中剂量组及化药组大鼠脑组织5-HT、NE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强,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  结论:郁火脾虚PSD模型大鼠食欲减退、活动能力下降、探究行为减弱,与临床郁火脾虚PSD患者临床表现中的某些症状类似。经过解郁宁神汤灌胃后可改善上述各项行为学的变化。说明模型复制成功。通过调节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发挥抗抑郁作用可能是解郁宁神汤治疗郁火脾虚型PSD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养成习惯.如今这个理论在实践当中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在当今的教学当中可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们学习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个
“情绪生活”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时时发挥着一种动力的功能. 从这一角度说,情绪生活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兴奋﹑
一、分层教学思想rn“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异. 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优﹑中﹑差”不同的层次,教学也
“灵感,如猫的细步,只在你安静的心里蹑过.”品读王君老师《在孙权的朋友圈儿里学习有效沟通》的精品课堂实录,在赞叹她精妙的构思的同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肖培东老师的这句
1995年5月5日至6月14日,我受报社派遣,来到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在《新疆日报》的大力支持下,纵横天山南北,行程14000多公里,寻访了100多名武汉籍及部分来自湖北各地进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发展中,有效性教学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开展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仍贯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不仅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提起写作,常常会感到头疼.因为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写作文不但能体现学生的
进入新时代,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语文教学研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繁荣局面.然而,在繁荣的表象背后,当前语文教研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重点针
忻黄单9号是山西忻县地区农科所1969年用自交系157与金03配制而成的一个中早熟单交种.1975年引入平罗县,经1976~1978年我们边试验、示范,1981年推广面积已达32000亩,占玉米面
中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能力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是学生自身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这需要一个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