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在地貌水文学中的应用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ba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首先构建了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DEM),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流域汇流计算的一些方法.其中,流域所有的下垫面特征,诸如流域的分水线、集水面积、地形和水系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而无须手工操作.通过该模型,自动获取相关的流域地貌参数,应用于汇流计算当中.基于现有地貌瞬时单位线的理论基础,该文推导出了三级流域和四级流域地貌瞬时单位线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该公式对长江三峡区间沿渡河流域的若干场洪水进行了汇流模拟,效果良好.同时,该文还探讨了应用地貌学方法求解Nash模型参数的方法和利用宽度函数制作地貌瞬时单位线的方法,并在同一流域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高的精度.通过对地貌瞬时单位线理论的研究,为认识和揭示流域汇流的物理机制,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汇流计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其他文献
岩溶环境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而岩溶地下水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水资源。由于岩溶地区特殊性的发育背景,使岩溶地下河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岩溶地下河污染事件
马一浮认为“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他不但认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更有一种认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思想。在马一浮看来,六艺乃是“天德王道”的显现,具有使人变化气质,回复“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中国水资源危机状况的日益加深,国家对节水农业研究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大,这从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十五"攻关项目及"863"
基于中国近代美术研究中的原件作品“缺失"问题和中国近代美术史料踪迹“难觅”的问题,分析建立中国近代文献库之迫切性,针对其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简化文献编码,进一步明
从宗教画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关注宗教艺术创作的方法以及规范性并最终形成统一的审美风格,而在宗教内涵、宗教教义、宗教体验等方面并不作深入讨论。宗教艺术是社会群体
该文以河流和流域为研究对象,分上下篇分别以加研究,上篇研究河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下篇研究流域侵蚀产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内容有:(1)较系统地介(缫了求解数模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古代舞蹈史研究,可以发现其由史料运用到文本分析再到文化剖面逐层递进,由史料分析型到学理分析型转变,关于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走向,作者认为会继续完善舞
在高等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肩负起执守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双重使命,夯实宏基与高位运作,实现学科对流、学术共享。
本文利用三点法和插片法对黑曲霉SB-02(Aspergillus Niger SB-02)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及菌株的观察:利用双层平板法和三点法研究了黑曲霉SB-02菌株对培养基中木聚糖的降解情况:通过摇床培养,初步测定了黑曲霉SB-02菌株所产木聚糖酶的活性大小。同时对黑曲霉固体发酵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因子有: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值,初始水分,接种量,浸提剂等。结果
该文在分析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机理的基础上,完善了砂井地基固结理论,包括未打穿整个软土层的固结度的计算;分析了袋装砂井地基的非理想因素,即井阻作用、涂抹作用、水动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