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在动点问题解决中的思维障碍现状调查研究——以延吉市为例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x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它是中学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优良品质和数学素养。但是,学生在数学思考、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思维障碍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几年中考中,动点问题逐渐成为中考考查的热点题型,这是因为数学动点问题的考题涉及到较多的知识点,通常能够把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多数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这种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存在数学思维障碍。  本研究在对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动点问题本身特点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测试卷,针对初三学生在解决此类题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从中总结了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调查出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时思维障碍的现状:1.初三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过程中普遍存在数学思维障碍,其中理解性思维障碍和构造性思维障碍尤为突出;2.男女学生思维障碍存在差异性,男生更容易出现构造性思维障碍,女生更容易出现理解性思维障碍;3.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存在差异,其中朝鲜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容易出现选择性思维障碍和灵活性思维障碍,而汉族学生出现的监控反思性思维障碍比例高于朝鲜族学生。  本研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分析了初三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过程中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1.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对学生解题困难的了解情况都会导致学生产生数学思维障碍;2.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认知结构不良、元认知能力差、知识经验的缺乏、思维单一性以及学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存在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  最终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相应建议: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优良的认知体系,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发散数学思维,增强知识经验的积累,培养及时反思的习惯。
其他文献
期刊
THOG问题是研究不相容选言推理的一个实验范式。自从1977年英国心理学家Peter Wason首次设计出THOG问题并进行实验以后,该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兴趣。研究显示,尽
千年一遇的汶川大地震给灾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地震之后,我国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心理援助作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内容在灾
羞怯一直被描述为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社交态度,或者是一种抑制状态。羞怯者突出的特征是他们倾向于花很多时间监控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担忧自己给别人留下不佳的印象,因而变得非常不
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精品网络课程政策引导下精品课程建设轰轰烈烈的开展,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发展。国家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
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目标的达成直接关系着幼儿前阅读能力水平的提升。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前阅读学习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鉴于前阅读学
2004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做出了军队院校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转变的决策。实行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变,使军队院校教育面临的一场根本性的、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