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与人格、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羞怯一直被描述为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社交态度,或者是一种抑制状态。羞怯者突出的特征是他们倾向于花很多时间监控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担忧自己给别人留下不佳的印象,因而变得非常不安。但这并非表明羞怯个体不愿与他人接触,羞怯个体仍有交往动机。Henderson和Zimbardo将羞怯定义为,在社交情境中的不舒服或者抑制,是一种对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   本研究以1067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人格、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羞怯的作用机制以及羞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1人格与应对方式对羞怯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内外向负向预测羞怯,神经质对羞怯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责和幻想对羞怯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求助对羞怯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2应对方式在人格与羞怯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一方面人格直接作用于羞怯,另一方面人格又通过应对方式作用于羞怯;   3社会支持在人格与羞怯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即高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内外向和神经质对羞怯的影响;   4在控制了人格变量之后,羞怯与应对方式对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使用自责应对方式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   5应对方式在羞怯与青少年生活事件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一方面羞怯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另一方面羞怯又通过应对方式影响生活事件。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股洪流,随着科技产业的不断兴起世界范围内教育家都意识到为公民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迫在眉睫。然而,建模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过程,模
当前,高校间高水平运动员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地处区域劣势、外部资源有限的西部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科
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状况令人堪忧。要促进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必须了解该
期刊
THOG问题是研究不相容选言推理的一个实验范式。自从1977年英国心理学家Peter Wason首次设计出THOG问题并进行实验以后,该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兴趣。研究显示,尽
千年一遇的汶川大地震给灾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地震之后,我国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心理援助作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内容在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