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诱导的嵌段共聚物无序双连续自组装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ss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连续相(bicontinuous phase)是指体系中两种组分所形成的相区各自连续又相互穿插的相态。一方面,双连续相的形成对于材料的宏观性能(如力学性质等)有着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双连续相出发,可以通过选择性刻蚀得到具有连续孔道的多孔材料。由于这类多孔材料其具有三维贯通、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在过滤、分离、催化剂负载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s)由两种或者多种不同化学结构的链段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通常,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微相分离(microphase separation)形成介观尺度的有序结构,其中包括几种有序的双连续结构,如双螺旋二十四面体(double gyroid,DG)、双金刚石结构(double diamond,DD)等。但是,这些双连续相结构出现的窗口非常窄,往往难以制备。因此,高效地利用嵌段共聚物制备介观双连续结构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了通过动力学调控的方法诱导嵌段共聚物和均聚物共混体系形成无规双连续结构(disordered bicontinuous structure,DBP)的方法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无规双连续介孔材料,并探索了利用该介孔材料进行模板化的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开环聚合(ROP)等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聚苯乙烯-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olystyrene-b-polylactide,PS-PLA)以及聚苯乙烯和聚乳酸的均聚物。在PS-PLA和PLA的混合体系中,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在很宽的共混比例内得到无序双连续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时可以得到该结构,而甲苯、1,2-二氯乙烷、氯仿等溶剂无法诱导形成无序双连续结构。经热退火或延长溶剂挥发时间后无序双连续相消失,证明该结构的形成是动力学控制的过程。通过改变PLA均聚物的分子量,发现最终的自组装结构与嵌段共聚物和均聚物的相对分子量有关。(2)研究了PS-PLA和PS的共混体系,发现在一定的混合比例下,通过溶剂挥发可以得到无序双连续结构。通过改变PS均聚物的含量,实现了PS-PLA嵌段共聚物发生了“层状—无序双连续—柱状”的结构转变过程。通过研究溶剂种类、热退火等因素对自组装形貌的影响,确定了该体系中无序双连续结构的形成是动力学因素调控的结果。(3)通过对PS-PLA共混体系的选择性刻蚀,得到具有双连续孔道的介孔材料。多孔材料的平均孔径为3.9~27 nm,比表面积为60~194 m~2/g。利用该多孔材料作为模板,成功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本论文研究了嵌段共聚物与均聚物共混体系的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行为,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制备无规双连续相结构的途径。该方法可以在非常宽的混合比例范围内高效地制备无规双连续相结构,并且对于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溶剂挥发速度等参数有着很高的宽容性。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高分子介孔材料高效便捷的制备。本工作为嵌段共聚物在过滤、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原料来源广泛以及制造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使锂硫电池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锂硫电池中存在以下三大问题,即硫导电性差,多硫化物会溶于电解液中发生穿梭效应﹑增加电解液粘度﹑降低锂离子的传输速率,以及活性物质在电池工作过程中的巨大体积变化使得硫正极结构极易受到破坏,最终出现电池比容量急剧下降甚至循环寿命提前终止等现象。这些问题在高活性物质负载的电池中又会进一
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发展迅猛,各种新型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如何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度成为通信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索引调制(Index Modulation,IM)技术因其能够传输额外信息比特而不需要消耗能量和增加通信链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可以极大地
深度图像作为场景中三维信息的隐式建模,对于室内场景的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它包含在给定视角,三维场景中物体表面与拍摄相机的距离信息。目前获取深度图像的方法是主要是通过带有深度相机的传感器拍摄得到,但是由于室内拍摄环境和设备硬件的因素,采集得到的深度图像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噪声和错误点。并且,由于不同光照的影响,重构的深度图像也存在着大量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室内深度图像的错误点移
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电力系统的规模日益扩大,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大停电事故的风险。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过多起大停电事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研究发现,大停电事故大多由一系列的连锁性故障所致。因此,探讨连锁故障发生机理,建立兼顾真实性与快速性的连锁故障仿真模型,高效且准确地识别连锁故障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线路,从而制定相应的连锁故障防范措施,对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具有可靠性高、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小、检修维护方便、结构紧凑、安装周期短、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强等优点,特别适合大城市场地拥挤地区的变电站、地下变电站,以及山区地势险峻的水电站。盆式绝缘子是GIS的关键部件,而盆式绝缘子中心导体与环氧绝缘交界面是盆式绝缘子最为复杂的部分,应力集中现象明显,
平板热管作为高热流密度散热装置,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发展,平板热管的厚度不断减小。平板热管的超薄化影响到工质的相变流动和传热性能。因此探究超薄平板热管内部工质相变流动规律和最佳工作状态是当下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以丝网芯超薄平板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数值分析和可视化实验对其进行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基于流体相变传热传质理论,建立超薄平板热管各部分传热传质模型。结果表明
软件逆向工程领域中存在许多关于结构复现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软件系统的某些产物复现出软件模型。这些分析方法根据是否需要运行软件系统可分为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两大类:静态分析方法不需要运行软件系统,而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分析;动态分析方法则要求运行软件系统,对软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运行信息进行分析。目前重构出软件结构模型的分析方法都属于静态分析方法,它们需要对软件系统的源代码进行分析,
数据安全治理目前仍存在管理体系、共享制度、安全意识等方面不足,在数据安全战略的指导下,应通过数据治理来确保数据处于有效、合法的状态;再通过建设数据安全治理等相关组织,制定数据安全相关制度规范,构建数据安全技术体系,建设数据安全人才队伍梯队等措施,以期完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充分保护关键信息数据,保证数据合理合法安全使用。
甘油单酯脂肪酶(MGL)是一种具有特异底物选择性的脂肪酶,可专一地水解甘油酯底物。MGL是生物体内功能调节的关键酶,参与神经信号传导、癌症的发生及抗炎响应等。开展MGL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可为深入理解其生理功能提供基础。同时微生物来源的MGL具有工业应用前景,在食品油脂改性、药物合成、生物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不断进行新型MGL的发掘、结构功能及理性改造研究,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本课题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