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数字化教学之虚拟仿真实验2.0建设

来源 :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济大学建筑类专业的数字化教学改革,继承了同济注重实验教学的理性学科传统,顺应了当代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成立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的建设,不同于早期数字时代围绕尖端设备采购与服务的1.0模式,而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内容建设"为工作中心,以数字化的虚拟仿真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构筑起一系列的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即开启了2.0模式.
其他文献
  结合建筑设计教学特点与实际,对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内核进行抽取,尝试应用到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之中,通过既有建筑与其BIM建筑信息模型对照分析以及相关专业软件的拓
  文章以我校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引入"整合"性思维,将同一学期内各教学专题相互嵌套,以加强教学体系的连贯性。大一下学期整个外部空间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美国TAMU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展开以优化天然光环境为有效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从地域环境决定的天然光环境设计策略,由天然光环境
  通过对两所大学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题的学习与分析,对我校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即从传统渐进式的认知训练方法中,提出适合我校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新的建筑认知与思维开
  面对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并引导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设计途径。立方体容器练习是这门课一系列练习的第一个
  本文以2014-2015学年建筑学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10张照片"的摄影博物馆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以建筑学专业认知规律为线索的建筑实验教学。此次设计课程依旧紧密围绕"生活与
  本文以2014-2015学年建筑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建筑空间感知与塑造"课程为例,介绍了以建筑学专业认知规律为线索的实验教学。本课程以空间感知与塑造为核心,围绕光、景、色、
  本文来自于2015年春季学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以认知规律为线索的建筑学教改》三年级上学期课程的总结。本课程是为期一个学期的大师作品解析课,分为初识大师、分
  本文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以建筑专业认知规律为线索的教学改革》三年级课程的全面总结。基于培养学生建筑设计基本方法、提高建筑设计原理认知的教学目标,课程通
  我国当代的建筑教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在结合学科自身特色这点上仍存在不足,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建筑教育模式,通过建筑教育改革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