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法修复晶体硅太阳电池缺陷的研究

来源 :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duo4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模拟了太阳电池在单二极管模型下并联电阻对其电学特性的影响,并联电阻是表征太阳电池漏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并通过结合太阳电池的电学特性,红外热成像性能及电致发光性能对太阳电池的缺陷进行识别,通过配制合理的化学腐蚀液成分和工艺条件,采用化学修复的方式对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缺陷进行了修复处理,并对比了修复前后的太阳电池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太阳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两个太阳电池片串联的等效电路图,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导出电流、电压方程组.以典型125mm×125 mm单晶硅太阳电池片的相关参数为依据,采用数值方法,改变其中一片太阳电池光生电流(光照强度的变化以光生电流的大小来表征)Iph1讨论了两片太阳电池串联的并联电流Ish1和Ish2,二极管电流ID1和ID2,负载电流IL的变化特性,并且进行了相
本文对晶体硅应用不同的背面处理方式来得到不同的形貌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沉积对应的不同钝化层来实现降低复合和提高背反,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来确定产业化的背处理和背钝化层沉积的方式.
本文用冷等离子体法制备出含有硼(B)或磷(P)原子的掺杂纳米硅颗粒,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分散在特定的溶剂中,便得到了硅浆料.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该浆料均匀涂覆在硅片上,对硅片进行热处理,使纳米硅颗粒里的杂质原子扩散到硅片内部,实现对硅片的掺杂.通过四探针仪、二次离子质谱、扩展电阻等测试结果可知,本文中的掺杂浆料粘度可调,丝网印刷性能优异,能对硅片进行掺杂浓度高度可控的P型或N型掺杂.
保护籽晶不被完全熔化是实现有籽晶铸锭技术的关键.本文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改进型坩埚护板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其在铸锭过程中对籽晶熔化界面及晶体生长界面的影响,并结合实际铸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型护板能有效改善硅料熔化后期坩埚底部的温度梯度,从而达到保护籽晶的目的,硅锭整体剩余籽晶高度差从改进前的lOmm降低到改进后的2mm;同时,晶体生长界面也得到一定优化.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无铅浆料的技术,通过使用三氧化二铭替代氧化铅,采用传统方法制得无铅正电极浆料,经丝网印刷,烧结完之后,得到电池转换效率较高的太阳能电池.并讨论了无铅浆料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为以后无铅浆料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与理论指导.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双面沉积氮化硅/非晶硅叠层,并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衬底温度、氨气流量以及退火处理对钝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样品的少子寿命随着衬底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是氮化硅的沉积速率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沉积速率越低,生长的薄膜越致密,钝化效果会越好;2)样品的钝化效果随着氨气流量(4sccm至lOsccm范围内)的增加而变好;3)
由于硅片内部含有杂质以及晶体缺陷,其制备的太阳电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光致性能衰减现象.本文用WT-2000测试仪分别对单晶多晶物理提纯硅的原片,去损减薄片,热氧化钝化片,用PECVD沉积双面SiNx:H膜钝化片,碘酒钝化片的少子寿命进行测量,用solar cells IV测试仪对由其制备的太阳电池的各种IV特性参数进行测试,记录这些参数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情况,找寻这些参数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寻
用低成本的氯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液对太阳能级冶金多晶硅片进行化学腐蚀,制作表面织构.研究不同配比的碱性腐蚀液、不同温度和腐蚀时间对表面织构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腐蚀工艺条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多晶硅绒面的表面形貌和反射率.测试结果给出:在入射波长650nm范围内,用碱性腐蚀液制出的多晶硅片表面织构反射率可降到20.3%左右.
在产线工艺的基础上,研发金属催化化学刻蚀技术,从而制备出具有微米/纳米复合绒面结构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片.通过对纳米黑硅的修正刻蚀,实现电池片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同步提高;通过系统的优化,黑硅电池的性能特别是其短路电流有了150-300mA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电池的蓝光响应特性的改善.目前,小批量生产多晶黑硅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己达到18.05%(688片),电池最高效率可达18.41%.“纳米绒面”
背面钝化局域接触太阳电池结构具有优良的背表面钝化效果,其电池性能比常规全铝背场太阳电池大大提高,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通过使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应用在背面钝化局域接触电池的开膜工艺中,制备出不同开膜宽度的等离子刻蚀一一背面钝化局域接触电池,并对电池结构形貌以及性能进行表征,使用表征获取的参数对电池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等离子刻蚀技术应用开膜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