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滚环扩增富G序列增强稀土离子荧光法检测食品中的氧氟沙星兽药残留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400l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试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富鸟嘌呤单链DNA 序列(Guanine-rich single-stranded DNA sequence,G-rich ssDNA)增强稀土离子荧光强度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以实现对食品中氧氟沙星(Ofloxacin,OFL)兽药残留的灵敏检测.在该试验中,当核酸适配体对OFL 特异性识别后,被触发的RCA 反应产生大量的由G-rich 序列组成的RCA 产物,其后加入的稀土离子与RCA 产物形成配合物.由于鸟嘌呤的天线作用,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显著增加.本方法中荧光强度与OFL 的浓度成正相关,在最优条件下,荧光强度与OFL 浓度的对数在5~1000 pmol/L 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 =0.9949),检出限为0.18 pmol/L(3S/N).使用不同的兽药进行检测,本方法表现出对氧氟沙星的特异性.对实际样品的加标试验,本方法表现好的回收率(90.19℅~108.89℅).结果表明,本试验构建的新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具有检测食品中OFL 残留的良好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动物源食品中四环素(TCs)的大量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检测四环素的有效方法以保护人体健康.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氮化硼量子点和铕离子(BNQDs-Eu3+)的比率荧光传感器实现TCs 检测.将硼酸和尿素作为前驱体,通过简便的水热方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的BNQDs.当TCs 加入到BNQDs-Eu3+的混合体系中时,由于内滤效应(IFE)和天线效应(AE)的协同作用,BNQ
使用花状金纳米颗粒沉积的二氧化锰纳米载体标记抗体作为光热传感探针,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灵敏光热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以花状二氧化锰为模板沉积超小金纳米颗粒,以合成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显著光热转化性能的纳米载体,光热传感探针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靶标竞争捕获,并被抗原包被在测试线上,在肉眼下形成比色信号,在808 nm 激光下形成光热信号.在最佳条件下,光热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对脱氧雪腐镰
免疫层析技术(LFIA)是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B1)的一项快速且便捷的方法.但是,传统的LFIA 存在灵敏度低和较差的基质耐受性的缺点.在此,基于意外发现普鲁士蓝纳米立方体(PBNCs)在碱性条件下会降解和褪色,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PBNCs 分解辅助信号放大策略,用于竞争性LFIA(PBNCD-SALFIA)分析食品中的AFB1 .首先,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成功制备了表面容易修饰,表面积
对硝基苯酚(PNP)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残留的持久性和毒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为分析食品工业废水中的对硝基苯酚含量,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荧光纳米探针传感平台.在这项工作中,采用一步水热的方法合成了氮、硅共掺杂碳量子点(N,Si-CDs),发现其具有优异的荧光信号和水分散性.基于内滤效应同步荧光猝灭法检测对硝基苯酚的含量,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60 nm 激发条件下监测待测物44
铝(Al3+)作为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的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过量摄入Al3+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Al3+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ZrOCl2 ·8H2 O、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H2 DHT)和罗丹明B(RhB)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UiO-66(Zr)-(OH)2 @RhB,利用比率荧光传感技术检测水介
人源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是造成全球范围内各年龄段人群急性胃肠炎的主要食源性病原体之一.该病毒虽然具有自限性,但据估计每年造成全球约20 万人死亡.由于目前尚无获批使用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因此快速鉴定HuNoVs 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暴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次提出了结合PMMA 和丝网印刷碳电极的微流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HuNoVs 的灵敏、特异且快速的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在水溶液中合成大、中、小3 种尺寸的二硫化钨纳米片(定义为L-WS2,MWS2,S-WS2),并首次将WS2 标记抗体(Abs)作为检测四环素(TET)的敏感探针,用于实际样品中四环素(TET)的检测.分层WS2 具有出色的水稳定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基于M-WS2 和S-WS2 的LFIA 相比,基于L-WS2 的LFIA由于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强的色彩强度,因此对TE
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加工贮藏等环节极易受到黄曲霉菌的侵染而失去使用价值.挖掘黄曲霉菌污染发生早期预警标识分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GC-IMS)对玉米籽粒中黄曲霉侵染各阶段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变化进行了研究.HS-GC-IMS 共鉴定出55 种VOCs,且样品无需前处理.根据特征峰图片库结果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对玉米的早期霉变程度进行有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份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真菌毒素污染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之后,又一影响咖啡质量安全的关键风险因子,其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咖啡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纳米荧光素酶融合蛋白(Nb28-Nluc)的生物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BLISA)用于检测咖啡中的OTA.通过对盐离子强度、
赭曲霉毒素A(Ochatoxin,OTA)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食品被OTA 污染后,会引起食用者的急、慢性中毒,且OTA 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和特定系统与器官毒性.因此研发快速、灵敏和简便的检测OTA 的方法对于确保食品生物安全和维护公共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和特异性检测OTA 的方法.首先合成羧基化硫化铜纳米颗粒(Copper sulfide nan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