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的药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来源 :第八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作为医药类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过程中,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也包含了对实验教学的引进,通过与英国女王大学(QUB)的合作,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发现了不足和差距,与中国医科大学(CMU)的实验课程相结合,构建出具有合作办学特色的药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而为科研搭造平台,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其他文献
人才培养机构的自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反映其发展困境.对一定数量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自评报告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其发展困境集中在师资、学生、管理机制、课程教学、沟通合作五个方面,该五个方面又可细化为更为具体的问题,基于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解决项目发展困境的对策还需差别设计.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中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希望能够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作为公办和民办以外的“第三驾马车”,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与中外合作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不同,高职教育应有其独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因此,明确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定位及内涵、梳理和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设
大学国际化是地方高校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途径,中外合作办学直接引进并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抓手.国际化需要高校紧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国际化只有经过本土化过程才能融入中国的教育体制,融合过程中才能形成高校鲜明的、“和而不同”的、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国际化、本土化、个性化,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三个不同方面,高校的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也正是三者耦合的过程.
北京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Nano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Program,简称NMT项目)自2013年正式招生办学以来,针对项目治理体系不断探索完善,以保证、提升办学及管理质量.在建设过程中,NMT项目主要围绕管理与专门委员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督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挖掘本项目办学特色内涵,开拓办学特色外延,
目前全国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约46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1.4%,中外合作办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国际化的教学和培养模式下如何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如何针对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适应国际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业指导工作为例,初步探讨了有效学业指导的关键
质量建设是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成都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4+0”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实践探索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其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项目办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
作为一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中外合作办学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成为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新趋势.经历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融合等阶段,中外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阅的视野与国际化人才储备,逐步在转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上水平、上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协同为视角,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
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识教育的概念,接着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通识教育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本文认为,要实施好中外合作办学通识教育,必须围绕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来展开,重视做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实现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注意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加强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在发展的新时期,需要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与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为案例,探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定办学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质量控制,学业预警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协同机制,培养德才
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外合作办学也不可避免卷入其中.本文拟研究MOOC冲击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与教学模式,就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主动适应在线教育浪潮、获取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教学思想和理念提升、改进教学进程质量控制和教学评价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效果、保障国际合作办学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针对MOOC学习中低通过率的症结,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