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与人体肠道菌群

来源 :2016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oy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菌群与肠道内环境、肠上皮细胞等一起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有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因素。饮食成分的改变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而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变化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如功能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得到的黄酮、生物碱、多糖、酚酸等功效因子,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益生菌增殖。肠道菌群能够调节肠道运动和分泌,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复合多糖,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维持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促进并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活动等。肠道菌群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介电特性是开发基于微波射频波加热的先进干燥技术研究中首先要掌握的基础性数据.本文采用末端开路同轴探头技术主要研究了在不同频率(10-4500MHz),不同含水量(10%-30% W.b.)和不同温度(25-85℃)下花生的介电特性.结果 表明花生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子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射频波段(10-300MHz)减小较快,而在微波波段(300-4500MHz)减小较慢.同时,花生介电常数
大豆原料理化特性是决定其制作出豆腐产品得率及品质的基础.不同的大豆原料在进行豆腐的加工过程当中,得到的豆腐制品产品品质必然存在着显著地差异.目前,关于大豆原料对豆腐品质影响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无论是豆腐加工人员还是大豆育种工作人员,尚不能根据大豆的某些理化指标科学地预测、评价大豆的豆腐加工品质.本试验通过对大豆各成分(百粒重、体积、籽粒密度及蛋白质、脂肪、水分、植酸、水溶性蛋白含量、蛋
霉变引起的粮食损失和严重的疫情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玉米加工业的关注.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索射频加热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去除霉菌污染并且减少玉米品质损坏.一个6kW,27.12MHz半工业规模的射频加热系统用来研究5个不同含水率,3个不同材料的塑料容器下玉米样品加热均匀性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加热3.0kg的玉米样品,其中心温度由25℃升至70℃仅需要7.5min,而70℃的热
本研究通过在粳米粉、糯米粉、籼米粉中添加不同比例马铃薯全粉,测定其复配粉热学特性、流变学特性,结合年糕色泽、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研究了马铃薯全粉对大米原料特性及年糕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的添加使得粳米组、糯米组、籼米组糊化起始温度、糊化峰值温度均升高,糊化焓值均减小。糯米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增加,粳米组马铃薯全粉添加量为30%-40%时,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达到最大值,
Thermal processing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process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 which ensures microbiological safety of the products.
本文以黄冈市罗田县优质茯苓为原材料,选用黑曲霉HS-5液体发酵所产β-葡聚糖酶为外源酶,通过生物降解法提取茯苓多糖.由此获得的茯苓多糖溶液灭酶后经减压浓缩、Sevag法除蛋白质纯化、低温真空干燥等一系列处理得到茯苓多糖固体样品;所得固体样品经过红外光谱(IR)分析判断其为β-D-构型的糖类物质,而经固体紫外光谱(UV)分析后,发现所得样品中仍含有未除尽的蛋白质类杂质;最后采用盐酸水解法水解茯苓多糖
Nowadays,ultrasou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aspects.In the past few years,there have been many papers concentrat-ed on th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 in engineering,chemistry,medicine,physics and
[目的]优化野生猕猴桃果酒的自然发酵工艺,研究该果酒中ACE抑制肽的生成及活性.[方法]利用野生猕猴桃果皮中天然存在的酵母进行自然发酵,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优化其发酵工艺参数,以制备野生猕猴桃果酒.比较野生猕猴桃发酵前后ACE抑制活性的变化,并利用SDS-PAGE分析其蛋白降解情况.[结果]确定野生猕猴桃最优的发酵工艺参数为:果胶酶添加量0.1%,起始糖度160g/kg,发酵
为了探究红枣色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霍恩氏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小鼠中毒表现、死亡率、体重增长、脏体比、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和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值为指标,进行红枣色素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红枣色素对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 10 000mg/kg BW,存活小鼠活动正常,未见抽搐聚堆儿等中毒症状;雌雄小鼠体重从第4d起增长正常,
分析了不同浓度BABA(β-氨基丁酸,1-500mmol/L)处理对草莓果实抗病反应的诱导模式并明确了抗性反应对果实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显示,10-500mmol/L BABA处理可通过有效诱导草莓果实的抗病性以及直接抑制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从而抑制果实灰霉病的发生.高浓度的BABA处理(100-500mmol/L)可直接诱导草莓果实H2O2迸发、PRs(FaPR1,Fa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