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胆道成形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评价

来源 :第九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09消化介入/内镜新技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导管置入、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2002年3月-2007年5月期间,76例经临床、影像、病理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43例患者(A组)置入8.5~12F内外引流导管、23例患者(B组)放置胆道支架。 结果:67例患者一次成功施行胆道成形术。9例经3-5天外引流、消炎、减轻水肿等对症治疗后置入内外引流导管或胆道支架。10±4天黄疸消退,通畅维持时间:A组52±15天、B组70±17天;A组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1年生存率52.7%,2年生存率8.9%;B组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66.2%,2年生存率18.4%。 结论:胆道成形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成功率高、安全,能够减轻病人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胆道支架术疗效更佳、P<0.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胆管支架引流治疗良恶性梗阻性黄疸及胰管狭窄的效果。 方法:采用ERCP胰胆管支架分别或联合置入治疗良恶性阻塞性黄疸及胰管狭窄98例。结果:放置了胆管单枚塑料支架56例,双塑料支架8例,胆管3枚塑料支架3例,胆管金属支架12例。放置胰管支架8例(包括胆胰管支架同时置入6例),总有效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胰胆管支架单独及联合引流治疗良恶性梗阻性黄疸及胰管狭窄是一种操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DSA监视引导下,经患侧后方穿刺成功后,病变椎间盘注射60μg/ml.03.20~30ml,盘外及神经根周围注入浓度为30μg/ml.03.10~20 ml,后经骶裂孔穿刺置管于硬膜前间隙病变椎间盘处注射600μ~1200μ胶原酶。结果:穿刺及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个月、34个月,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45例肺癌患者及33例肝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1、3、6、10个月,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33例肺癌患者及45例肝癌患者,92个病灶。术后观察10个月。术后1、3、6、10个月肿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3%、40.21%、75.63%、91.84%.结论:CT导向下植
目的:探讨介入微创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及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术(PTBS)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均进行介入微创引流(PTBD或PTBs)治疗,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44—76岁。平均62.7岁。胆道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21例,位于肝门部35例。梗阻的原因包括胰头癌(包括壶腹癌)12例,胆管癌24例,转移癌18例,胆囊癌2例。结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1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阻塞患者.3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植入术,2例植入内涵管,5例植入14F内外引流管,并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的变化。结果:10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或植入内涵管或植入14F内外引流管,均获得成功。术后黄疸消退满意,3~6个月拔
目的:评价胃镜腔内射频加局部放疗与单纯局部放疗的疗效对比,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130例晚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射频加局部放疗与单纯局部放疗进行对比,放疗结束后胃镜观察进食梗阻缓解情况,同时评价二者疗效。结果:射频加放疗组65例,放疗结束后进食缓解率(显效+有效)为96.9%(63/65),单纯局部放疗组为76.9%50/6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加局部放疗与
目的:探讨手术中或经皮冷冻和125碘粒子植入对局部进展性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38例局部进展型胰腺癌,男性28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7岁。肿瘤大小(按最大径计)2.2~7.1cm,10例伴胰周淋巴结转移,8例伴肝转移。疾病诊断依据超声、CT和/或MRI检查资料,31例的诊断得到组织学证实。8例入院前接受过4-6个周期化疗。所有病例的肿瘤均经过综合评价被认为不能接受手术切除。治疗采用手术中或经
本文对肿瘤治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介入医学的学科建设以及介入医学与肿瘤内科的结合进行详细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预后因素。方法: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61例,选择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部位、输尿管梗阻程度、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引流方式、经皮肾造瘘穿刺术后是否结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以及生存时间等因素作为观察对象,应用Kaplan-Meier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29.
目的:探讨术前设计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比例对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意义。方法:1989年8月~2007年11月对102例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用混和抗生素稀释的欧乃派克作载体注入1×1×3mm3明胶海绵细条作栓塞物进行脾动脉栓塞。主要从B超或CT和MRI的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查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来计划栓塞比例。结果:102例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后治愈80例(78.4%),有效17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