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与展望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回顾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在依法保障经费投入、构建师资培养机制、推进办学条件达标、持续启动项目工程等工作历程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围绕改善办学条件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均衡配置硬件教育资源.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形势,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采取"增量推进,存量盘活"增加优质资源总量,提速规划"北京教育新地图".准确判断教育形势,破解择校难题,推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中招改革多项新政策.提出注重顶层设计、注重硬软协调配置和加强教育督导监督作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展望及建议.
其他文献
本研究使用归纳总结法,尝试从理论视角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聚焦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评价,梳理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更有效的实践探索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北京市东城区在学区制基础上推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改革.为了解改革现状,对改革学校的教师进
会议
本文围绕着"应该给吃,还是不给吃"这个主题,对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三篇相同或相近的课文做了比较,发现其中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拔萝卜》一
学校教育中,教科书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因此,学生对教科书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教科书的需求:学生喜欢有强烈吸引力的教科书,希望学习
本文通过对法律与道德的字源学释义,从自然法学派观点出发,论证了"符合道德的法律才是良法"的法理基础,论述了当前我国要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在中小学加强法律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地方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在系统梳理和分析一般教材评价指标、充分思考地方课程教材的价值、特点及省市地方教材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地方教材评价指标划分为理念与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渐次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相应的,课程建设的水平也就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阵地的境遇对
会议
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理性思考和表达也就是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语文学界对这种素养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
对70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建设载体及成果的调研表明:高中特色建设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影响力,特色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
本研究分析了2006-2010年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主要从政府投入水平和受教育者承担水平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同时,在呈现差异的过程中,还将地区的教育经费差异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