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关论文
通过对2012—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立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全国高校人文......
期刊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讲好思政课的主体。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武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
金秋时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举办了“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中......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中宣部组织编写的《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一书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理论热点面对......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候,中央编译局编纂出版新版《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和《列宁画传》,这是党的编译......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以下简称“社科部”)现有教职员工4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社......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进入了......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唯物辩证法大纲》三部论著,分别代表了我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第二次......
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指导力和影响力来自实践,用之实践。脱离社会生活,离开了向实践转化,就会使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变成僵化的教......
将马克思主义学科化,从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开拓马克......
科研质量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科研主体的质量意识、科研能力、经验积累以及科研资源配置、内部控制机制、科研......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有增无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马列主义进课堂,对大学生进行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渠道。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点教材《毛泽东......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3号文件;同年1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发了<关于实施马克思......
2006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王东教授的新著——《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全书约67万字,是作者独......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面临着众多新的课题.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
郭建宁,男,1954年生,安徽马鞍山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现代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
王易,山东济南人,生于1972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于2009年公开面世。这部教材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真分析总结我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可谓基础深厚,但很少从国际关系方面开展研究;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起步晚、发展快,但主要集中在对西......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科学......
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1)一是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任务;(2)二......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一些长期流行并对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观点,往往是源于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或者完全是附加给马克思的.澄清......
李捷(1955-),男,山东平阴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和1986年分别获北京师范大......
在今年秋季全国高校将普遍开始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四门新课程之一。为使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第四次研讨会于5月2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4本教材的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后,为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都要经过......
近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精神,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高校将普遍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届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按照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和教育部的部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于2009年3月2日—4月3日对教材进......
《导刊》是一份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学术刊物,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10年来,《导刊》在保持创刊......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两部文集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史上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
本刊讯 为落实中央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2012年6月14日,市委宣传部、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
2010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个学科建设遇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党中央高度重视,下发......
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的一项......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实际上是由两大板块和结束语组成。第一板块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第二板块是面对今天、面向未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