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太平洋相关论文
洋流学院里的所有同学都知道,厄尔尼诺是学院里出名的坏学生,次次考试都垫底,不仅如此,还不时地闯祸,令人颇为苦恼。 而拉尼娜正好相......
本文以Argo轨迹资料计算的赤道太平洋中层流(1000 m深度流场)作为实测数据,从空间结构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两方面对5套常用海洋模式......
印度高温频发,中国南部连受暴雨袭击,这些现象的背后,埋伏着超强厄尔尼诺的来袭路径。 据媒体报道,一场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因此,“厄尔尼诺”造成极端天气的出现,一般是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
本文利用1951-2010年热带气旋年鉴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赤道太平洋海温场等特征量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风暴级......
“恩索”(ENSO)家族的成员rn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E1Nino”的音译,意为“圣婴”“耶稣之子”,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
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发布公告称,未来几个月内全球大部地区将受弱到中等强度“拉尼娜”影响,并持续到2017年第一季度。“拉尼娜”指赤......
通过对 80年代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水温 (SST)资料及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大气资料的分析 ,发现热带大气低频振荡 (LFO ......
世界气象组织(WMO)获得的数据表明1998-200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a.2007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年平均温度(14℃)高0.40......
每隔2~7年,赤道大部分地区、东南亚和南美洲西部地区的气候就会出现异常:一些地区变得干旱无雨.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
对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的详细研究表明 ,研究区内沉积物处于氧化至弱氧化环境 ,两种色调的沉积物在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化学组......
赤道西太平洋的纬向风异常对ENSO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赤道西太平洋纬向风异常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资料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它同......
文章利用美国NASA的GISS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14MaB.P.时期与现代情景下的澳大利亚板块不同位置对赤道太平洋的影响。结果表明:14MaB.P.澳......
古近纪构造事件及与其有关的进化性全球变冷导致海洋中环流体系的重建.例如,在太平洋赤道区出现了具有高生物生产率的地区.在新近......
分析了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中Ba、Ce、Co、Cr、Cu、Mo、Ni、Sr、V、Y和Zn等11个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开辟区沉积物中微......
利用1982-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高、低频海平面气压距平场......
intraseasonal 摆动(ISO;1497 天的时期) 温度在上面全球海洋的 2000 m 从 20032008 基于南船座观察被学习。在表面附近, ISO 主要在......
对分布于赤道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和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C-C区)的硅质沉积物所作的环境磁学研究表明,沉积物的磁性特征由亚铁磁性矿物......
1月鱼粉市场走势较强,市场交投活跃。步入2月份,传统春节长假来临,我国鱼粉市场假期氛围浓厚,市场交投寡淡,料2月鱼粉价格维持稳定......
多重热带气旋(MTC ) 的出现的 interannual 可变性事件为时期在在西方的诺思太平洋(WNP ) 的 JuneOctober 期间被检验 19792006。M......
The equatorial response to subtropical Pacific forcing was studied in a coupled climate model. The forcings in the weste......
用从 17 个联合模型和相应大气的模型 Intercomparison 工程( AMIP )结果的九个集合的数据,我们调查了年度、季节的变化偏爱在上面......
亚洲夏天季风的发作的重制度和未来变化在人为的排出物继续在整个 第21 世纪在升起的代表性的集中小径( RCP )情形下面基于模拟和......
ENSO由于经常带来大范围的气候异常而倍受关注,赤道西太平洋的纬向风异常对ENSO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对赤道西太平洋纬向风异常......
本文利用1970—1979年COADS2°×2°格点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0°S—30°N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洋面上的有效长波......
利用1979—2006年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计算得到多年平均的赤道太平洋近表层流场,并估计赤道中东太平洋上混合层水平流场的散度......
用来自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海温再分析资料,通过对1955-2001年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层0-400m的海温月平均距平分析,讨论了该两......
2012年5月26日和6月1日,中国“长征三号乙”火箭(LM-3B)和俄罗斯、乌克兰联合研制的Zenit 3SL火箭相继发射,分别将中国通信广播卫星中......
通过绕岛环流理论和s0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对印尼贯穿流(ITF)和南海贯穿流(即吕宋海峡水交换,LST)在1976年气候突变前......
新年伊始,反常天气便纷现世界各地,凸显出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科学家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及温室效应的影响,2007年将可能超越1998......
利用EOF方法,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散度、表面风应力和纬向流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要素......
文章对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 SMOS)卫星遥感所得2011-2012 年赤道太平洋海域海表盐度数据进行了质......
基于1992-2015年国际共享的ECCO v4(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Version 4)同化产品,利用热含量控制方......
利用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同化月平均再分析资料(SODA),分离出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的年际变率和年代际变率,利用经验正交分解(EO......
在赤道的太平洋的热结构上的水平混合的影响基于一个西格马坐标模型被检验。一般来说,西格马坐标模型模仿的温度和水流的分布离气候......
The "Spring Predictability Barrier" Phenomenon of ENSO Predictions Generated with the FGOALS-g Model
用灵活全球 Ocean-Atmosphere-Land 系统 Model-gamil ( FGOALS-g )为赤道的太平洋预言的海表面温度( SST ),预言错误的分析中立的......
据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气象监测报告,目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有可能持续到2008年第一季度。“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
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了东太平洋开始型(EP-onset)和中太平洋开始型(CP-onset)厄尔尼诺发生发展过程中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
利用2004-2017年BOA_Argo网格数据集系统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障碍层厚度的年际演变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关联.在年平......
2004年上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海洋状况总体上处于正常状态.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增暖;2004年西太平洋副......
对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西太平洋4个柱状样中有机碳、可溶有机质(即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总烃、饱和烃、芳烃、非烃)、某些生物标......
跨越等密度面的混合(diapycnal mixing,下面简称为混合)控制着海洋中的热盐环流和向极热输送,对全球气候系统的维持和变化有重要影......
学位
依托中国“大洋一号”第20和第21调查航次,分析测定了东、西赤道太平洋4个站位的颗粒态生物硅浓度及其粒级结构.结果显示赤道太平......
在简要介绍厄尔尼诺产生的背景、征兆、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指出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现象,气......
利用GODAS月平均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云南30站月平均降水数据,分析了云南冬季降水的分布特征,研究了1980—2011年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