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运相关论文
在清代的唐诗选本中,王闿运的《唐诗选》颇具个性,它是一部秉持着“尽三唐正变”的选诗理念注重从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不同唐诗的......
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同年2月17日,他在上海的故旧设......
赵清献是北宋的一名御史,因为素有“清正”之名,所以被称为“铁面御史”。赵清献没中进士时,曾给乡里的大户陈某之子当过家庭教师,陈某......
乡村,夜晚,铁匠铺。明月当空,照在铁匠铺旁的桃树上。在飘落的桃花中,一个青年正抡着锤子,敲打着通红的铁块。 青年名叫张仲炀,他出身......
王闿运(一八三二至一九一六),字壬秋,号湘绮,又字壬父,据说颠倒之则如“文王”两字,可见志趣不凡。早年饱读经史,文采斐然,于咸丰......
《春江花月夜》对《西洲曲》格调的承继主要体现在体制格式、谋篇布局和情调意蕴等方面。同时,由于张若虚处在新旧诗风的交汇点上,......
王闿运《老子注》“德充应帝王”政治哲学思想极为高妙精微。王闿运作为同光年间重要的湖湘哲人,继承了六朝论语学的释理传统、吸......
其实,在孤灯下读野史稗钞也不乏妙趣,你会看到某些久已沉入海底深处的人物重又浮出水面,如果这人恰巧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就必有......
湘军是清朝重要的军事武装之一,研究湘军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最早研究湘军的著作非《湘军志》莫属。该书内辑湘军防守篇、水师篇、......
光绪年间,曾氏门人薛福成作《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列83人。曾在幕府中担任要职后又官至一、二品大员的沈葆桢、庞际云、勒方锜、厉......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原来,当时曾......
蔡伦是伟大的造纸术发明者,《后汉书·宦者列传》云:“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在湖南郴州桂阳县城西南有一口古井,称蔡伦井,位于桂......
曾国藩是清史上最有权势的汉人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出身贫寒的他深知“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一生厉行勤俭节约......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
黄侃(1886~1935),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语言文字学家。 黄侃去......
宋育仁早年入读成都尊经书院,为书院早期的学生,学成后被任命为参赞出使欧洲,是四川担任驻欧使节的第一人。其一生波澜壮阔,也与尊......
王闿运作为近代湖湘名士,在文、史、政治、教育等领域皆有建树.其《湘绮楼诗经评点》为晚近可见的最后一种《诗经》评点,而由于《......
无论在公堂还是私邸,左宗棠晚年惟一热衷的事情,就是骂曾国藩。晚清的湖南,出人,也出学问。大名鼎鼎的曾、胡、左、李,有三个是湖......
民国时期的大师,有真才实学,为人也真,有爱耍小性子的,也有因爱成癖的。从两位大师对饮食的态度,可见端倪。 今人自诩吃货,与苏曼殊比......
摘 要:王闿运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经历丰富,交游广泛,创作了不少富有特色的传记文。其传记文记录了当时社会动荡和吏治黑暗,塑......
王闿运(一八三二—一九一六),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他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至民国初,于乱世讲纵横之术......
本文对《楚辞释》的研究一方面在于全面梳理和总结《楚辞释》产生的时代背景、成书时问、版本、注释体例和选目特色,另一方面在于......
此实为借景抒怀之另类,只因风格迥异而拣出细言。能出谐谑狂放之语,必是性情狂放之人。而性情狂放之人必又智慧过人,感受力超强,生......
咸丰九年(1859)王闿运旅居京师与汉魏六朝派同人共同钞选《八代诗选》,这一文学活动不仅是此派人物提倡汉魏六朝诗的重要标志,更因......
王闿运是清末民初享有盛誉的学者,淹贯经史,博洽多闻,以文章经术,冠绝一时。但同时他又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学者,推崇者谓之"湖湘派魁......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曾深深受到过同乡前辈王闿运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王闿运的故事激励着毛泽东,使其虽生于贫寒......
作为晚清时期复古诗学的代表人物,王闿运在诗学的建构上是有其自身特点的。王闿运的复古诗学在不同于晚清既有复古诗学路径的前提......
王闿运(1832-1916)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宏富。从王闿运的几部经学著作可以看出其......
王阋运著《湘绮楼文集》《湘绮楼笺启》等,后人合刊为《湘绮楼全书》,遭湘军毁版后由尊经书院学生重刻马积高《湘绮楼诗文集》据此......
1875年1月10日,杨度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原名承瓒,16岁改名为度,字皙子。1931年9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杨度的一生,充......
王闿运论学主张通经致用。在王闿运的诗歌创作中也明显存在一种致用意识。王氏为数较多的引《诗》入诗之作正是这种意识的实践。王......
诗学汉魏六朝的王阉运,和取法唐宋的同光派诗人交往密切,他们共同创造了晚清诗歌的繁荣;同时诗学观的差异又使晚清的诗歌呈现出多姿多......
王闿运是晚清著名学者。近年来对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生平和交游、学术思想、教育活动、以及史料的整理和挖掘方面都有很大进展......
王闽运是清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当代学者马积高先生编纂的《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版)将其诗文分卷编录,并尽可能地收......
王闿运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学术与政治人物,他一生研习经学,关注政治,表现出积极的入世精神。面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无情揭露,希望......
杨树达先生(资料图片)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经批评王安石、王夫之和王闿运不懂文字学,又批评晚清湘学诸家对于古文字学、音韵学“实未......
一教训子女,正齐家之学,要不外致知格物,使其情通而已.然得子女之情,难于国人.圣王纳谏,多方诱掖,尚不能得尽言.父子之分太严,母女......
在“倚声之学,国朝为盛”的清代词坛,王闿运既非词坛大家,亦无心以“词坛大家”为目标,只是以学人身份适性为词。一方面他始终坚持了词......
王代功所作《王湘绮年谱》谓,光绪二十六年正月梁启超在杭州有访王阁运事.、其事不确。翻检梁、王两方面文献,均无能够支持二人会面一......
莲池书院是晚清北方学术文化重镇之一,也是桐城派晚清在北方传播的中心。光绪十四年(1888)七月,李鸿章寄信给郭嵩焘,延请汉魏六朝派......
王闿运是近代"湖湘诗派"领袖,他论诗主张复古摹拟,颇为世人所诟病。不过,以"复古"形式阐述个人创见,也是中国古人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现存王闿运六卷本《唐诗选》最早是光绪二年刊刻于成都尊经书局,但根据王闿运日记、年谱及其他一些资料,可推知该选本初次刊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