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朝相关论文
公元1592年,正好是大明万历二十年。这一年日本大军入侵朝鲜李朝,短时间内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朝鲜国王一路哭号着向宗主国大明求援。......
<正> 一金时习字悅卿,号梅月堂、东峰、清寒子、雪岑、碧山、鳌世翁、梅月居士、梅月处士,出身于沒落的士族门第,是十五世纪朝鲜李......
《老乞大》是朝鲜李朝时期流行的学习汉语的会话教科书。《老乞大》的内容记叙了几个高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经历,包括在旅行......
《燕行录全集》异体字整理研究以韩国东国大学林基中教授整理出版的大型燕行文献集成《燕行录全集》的前100卷为异体字整理研究的......
论明初的宦官外交孙卫国“宦官外交”一词(EunuchDIPlomacy),初见于王赓武的EarlyMingRelationsWithSoutheastAsia—ABackgroundEssay①王虽未对其给予明确的界定,但意指宦官被遣诸边及国外。汉代.........
(接上期)朝鲜时期产生的潘索里是具有民族性和生命力的音乐,这种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的戏剧主要由台词、情节和戏剧动作三部分构成......
(接上期)高丽从王氏王朝(918—1392)的末期到改变为以朝鲜作国号的李氏王朝(1392—1910,1897年起又改国号为韩)正处于中国的明清时......
王粲《登楼赋》东传朝鲜半岛后,在朝鲜李朝时期尤受重视,被文人当作学习范本而传诵,并化用于作品中,涌现出多篇拟作。"王粲""仲宣"......
程朱理学对朝鲜李氏王朝主流思想意识、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程朱理学思想重要载体之一的《近思录》,得到了李朝社会的景慕,他......
<正> 郑氏集团在明末郑芝龙时期,依靠海盗走私贸易崛起于海上;到郑成功、郑经时期,更依赖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坚持抗清达三十九年之久......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构成的重要一环。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的记载与考证,对当下中外......
崇德元年(1636)的"丙子之役",标志着朝鲜的李朝由明朝的藩属国正式变为清朝的臣属藩邦,但是李朝孝宗仍心系大明,大搞以恢复明朝天......
<正>高丽朝的宫廷雅乐形态说到朝鲜李朝的雅乐须从朝鲜的雅乐起源说起,它初出于朝鲜的高丽朝时期(918—1392)。这是与中国关系十分......
<正> 14世纪末,李氏朝鲜建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统治,采取了推崇儒学的政策,中国的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哲学,在高丽后期已经传......
先秦史料是明朝与朝鲜李朝殿策中常引述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两国殿策中所引述先秦史料的数量、频率、内容和性质的统计分析......
<正>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的交往很频繁,明洪武三年(1370年)和水乐三年(1405年),政府曾两次向朝鲜赠送乐器和乐谱。朝鲜政府于李朝世......
朝鲜半岛自“箕子率众东走朝鲜”之始,历来就有学习、接纳汉文化的传统。朱明王朝统治时期,恰是朝鲜李朝统治前期,李朝自开国之始,就对......
朝鲜李朝时代《燕行录》的代表作《热河日记》语言资源极其丰富,真实地反映了18世纪清代汉语官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实际。这里举......
亚洲汉文学,亦称东亚汉文学、域外汉文学,特指古代朝鲜半岛、越南、日本以及琉球等地区的各非汉民族作者用汉文创作的各类体裁的文......
朴趾源的《热河日记》具有浓厚的皇明情结。该情结乃是在朝鲜持续了近200年的主流情结,其本质是中华情结。它与明朝万历年间鼎力救......
<正> 在朝鲜李朝(1393—1910),中国古代小说曾以不同方式传播于三个层面:通晓汉语的知识阶层欣赏原著,只懂本国文字的民众阅读谚文......
李朝(1392—1909年)统治朝鲜长达500余年。李朝陶瓷器在高丽瓷器基础上发展变化,同时受到中国陶瓷器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正】 在朝鲜的历史上,李氏王朝的统治曾长达五百余年之久(1392——1910)。一八七六年日朝“江华条约”的签定,标志着朝鲜长期的......
明代图书交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明朝与朝鲜李朝图书交流主要以朝廷赐书为主,而与日本交流则以民间为主;中外图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