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相关论文
目的 系统评价长期节律控制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现状。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NKI、SinoMed......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的斑马鱼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及其评价体系。方法 选用24hpf的野生型和心脏标记绿色荧光蛋白的转......
目的旨在评估阵发性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否可以降低术后三个月的复发率,为临床治疗房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
目的分析PICU中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患儿的发作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和对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反......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circumferential ablation of pulmonary vein,CAPV)治疗心房颤动(房颤)......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滞后的领域。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一些药物,有的已经退出临床应用,有的虽几经努力研发了一些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可......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迂10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发展迅速,消融方法日渐完善,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近年的研......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学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室性心......
应用导管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已有十余年。根据目前对AF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以肺静脉前庭区域为重点的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治疗心律失常,又可诱发心律失常。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抗心律失常药物使已有的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此谓......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学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室性心......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可引起心脏骤停而导致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其院外病死率高达85%以......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2%~5%患者有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这些患者室速常反复发作,40%以上病例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心律失常患者从心脏的电治疗中受益,且可以彻底治愈患者的心律失常。但是临床中仍有许多心......
第29届世界心律失常专业大会Heart Rhythm2008于2008年5月14日至17日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来自全球13000余名从事心律失常专业的......
随着对心律失常认识的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是无论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或选择何种心电学治疗,医师必须认识到为患者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性的、风......
心脏性猝死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引起者占82%以上。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降低室性心律......
本文旨在探讨心率震荡(HRT)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 102例CHF患者和60例正常......
...
99(男68、女31)例冠心病(占2/3)、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二尖瓣脱垂和原发性心律失常的患......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咳嗽、咯痰8年,加重伴气促4天入院。查体:R24次/分,BP16/10kpa,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散在哮鸣......
该文对脚气病临床以室性早搏为主要表现的可能性进行调查。调查了1990年6月~1996年6月期间共367例以心悸为主诉、心电图检查为室性......
患者女,47岁。因胸闷、气促半个月于1997年12月10日以“心律失常待查”入院。既往健康。...
<正>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儿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房速可发生于小儿各年龄阶段[1]。有关小儿房速的流行病学资料极为有限,有限的......
许多药物可致心血管疾病 ,严重者甚至可威胁生命 ,本文讨论最常见的、严重的药源性心血管疾病。1 心律失常药源性心律失常可能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在妊娠期间对母婴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采用对胎儿无害的快速有效的复律措施十分重要.现对我院急诊科......
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炎乳头肌功能不全、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以50例老年人和30例非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1次、且未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