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凝血酶原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的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细胞癌(HCC)的诊断......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及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0......
在此,我们报道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ECL-RET)策略的双猝灭型电化学发光(ECL)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在......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AFP(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PIVKA-Ⅱ(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和病理特征、预后间的联系。方法 将85......
异常凝血酶原(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DCP)是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一种异常凝血酶原形式。研究显示,DCP是一种重要的......
目的:通过检测PIVKA-II、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单项及联合检测在PHC中的诊断价值,为PIVKA-II成为新的原......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
目的 研究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联合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APT)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
目的通过监测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
学位
目的 研究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AFP)异质体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萍乡市第二人民......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异常凝血酶原(prothromb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antagonist-Ⅱ,PIVKA-Ⅱ)......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效能.......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和GGT的水平,探讨这3个检测项目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而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采用锯鳞蝰蛇毒显色多肽基质法(Ecarin法)测定血浆异常凝血酶原(DCP)114例,包括原发性肝癌(PHC)47例,其它肿瘤和肝病51例及正常对照16例。P......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28......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α-L-岩藻糖苷酶(AFU)以及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居高位.尽管肝癌诊断和治疗技术正在不断完善,肝癌的预后仍......
目的 探究甲胎蛋白(AFP)、AFP?L3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诊断肝炎、肝癌的价值.方法 ......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与甲胎蛋白比值(AFP-L3/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化......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或单独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效能,为临床运用肿瘤标志物检测原发性肝癌的......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和甲胎蛋白(AFP)水平,评价PIVKA-II在HC......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与进行肝癌切除术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
目的:通过测定PHC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IL-2、IL-6、TNF-α、细胞免疫、肝硬化指标在TACE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探讨DCP对原......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是治疗HBV相关性中晚期......
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仍是威胁国人健康的一大疾病,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占全球原发性肝......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HCC)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初诊肝癌患......
【摘要】 目的:探討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CC)患者5年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
目的 :探讨血浆中异常凝血酶原 (Abnormal prothrombin,APT)含量对肝癌的诊断意义 ,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
目的分析和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法(CMIA)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MIA和CLE......
作者用高敏感的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76例原发性肝癌(HCC)、2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7例转移性肝癌及2......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其前体蛋白的谷氨酸残基羧化障碍或羧化不全可形成异常凝血酶原。异常凝血酶原检测......
目的探讨维生素K选择性应用在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胶乳凝集半定量法对90例婴儿脐血血浆异常凝血酶原(PIVKA......
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诊断、疗效评估、复发及转移意义最大的是甲胎蛋白(AFP),但我国有30%-40%患......
目的:探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入组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AP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健康查体正常人各100例,采用改......
目的 比较异常凝血酶原(prothromb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6例原发性肝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