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运动相关论文
20世纪20年代,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内忧外患局面亟待改变。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启了以“反帝反军阀”为主要任......
本文不拘泥子现代化理论的具体条框;更不是用现代化理论去附会生动的历史惰景,而是以现代化与国民革命运动的互动关系为主线,阐明国民......
[背景材料]2005年3月12日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届时首都各界和全国各地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911年至191......
奉献于读者面前的下列9个文件是新近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中发现的.它们是此前还不为专家所知的新史料,为1 994年莫斯科......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已历八十春秋。它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也标志孙中山晚年思想的飞跃......
鲍罗廷的得力助手(续上期)国共合作大潮中,国民党内始终有一股反苏反共的暗流。国民党改组虽由孙中山主持,但实际指挥者是来自莫斯......
关键词:中苏建交;北洋政府;国民革命运动;共产国际;冯玉祥;广州革命政府;东方战略 摘要:1924年中苏建交后,苏联对华工作重心逐渐发生转移......
1926年2月,国民革命军克复琼崖后,国民革命运动席卷海南,中共琼崖特别支部、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简称琼崖地委)相继建立。但是,产生中共......
孙中山的中德俄联盟经陈炯明向外报泄露后,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列强诬称为"过激主义"和"亲布尔什维克"。英法新闻界指称是俄国布尔......
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与启蒙相伴而生。国民革命运动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而且是一场文化的现代启蒙运动。农村大革命的权威......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两党领导下的人民大革命,革命虽集中于江之南,却唤起了河之北安阳......
国民革命运动的目的是要在中国重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在国民革命运动中,国民政府通过建设中央政权、肃清地方割据势力、建立农村......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陈独秀不重视武装斗争,不懂得军事和建立武装的重要性,以为陈独秀与黄埔军校没有关联,因而鲜有人论及陈独秀与黄埔......
蔡和森在《向导》发表的文章中多次使用"纸老虎"概念,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蔡和森"明确地把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看成是经不起群众及其武装......
国民军是大革命时期从北洋军阀分化出来的具有进步倾向的军队.国民军的出现是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
...
虽然郭沫若在20年代开始思考"革命"问题,但是他作为文人所具有的书生气质是其思想中最稳定、最本质的一面,制约着他对革命的思考和认......
<正>联合会为了留念,赠给大钊同志一对锡制的茶叶瓶,上面铸有“道德文章”四个字,这是对大钊同志的赞语,也就是“铁肩担道义,妙手......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各项措施以推进工业化;各阶层人民的......
中国近代历史上妇女解放运动的规模兴起,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年仅15岁的邓颖超(原名邓文淑)就读于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她投身......
<正>大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以其辉煌的业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这时期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取得......
<正>漫画1、漫画2描述的是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被残酷镇压的情形。漫画1《京汉工人流血记》描述的是参加京汉铁路大罢......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通过了陈......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东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冲突、交融和新旧文化思潮激烈动荡、斗争、转型时期横空出世,给一直在寻觅、......
<正>真正的无产阶级参加革命不是为了找刺激安德烈·马尔罗笔下的上海滩(《征服者》三部曲)鱼龙混杂,成群结队的欧洲冒险家在大英......
<正>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的妇女领袖之一,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就特别注重妇女解放运动问题......
<正>从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到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共3年半。这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
在本世纪的二十年代,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夫人与战友,积极参加孙中山晚年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为国民党改组与三大革命政策的制定、......
1926-1935年间,共产国际受联共(布)党内高度集权、个人崇拜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组织上日益集权、政治路线日益“左”......
1924年8月,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届二中全会上痛斥党内反共右派的著名讲话,在宋庆龄、何香凝的有关回忆文章中,有过简略的叙述。但她们......
在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中,广大中小商人参加商民协会,开展商民运动,与工人农民一道为北伐的胜利和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