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剂局方相关论文
藿香正气丸始见于宋代颁布的药典《和剂局方》,作为传统的中成药,历经一千多年而不衰。现代经过工艺改革之后,又推出了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丸出自宋,由紫苏、藿香、白正、茯苓、大腹皮、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桔梗、甘草十一味药配制而成,具有解表化湿、理......
摘 要:和刻本汉籍医书《增广太平和剂局方》为杨氏观海堂藏书留存故宫图书馆的医籍之一,具有独特的版本学和医药学价值。通过参考院......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健脾宽中之效.笔者在临床上对本方进行灵活加减治疗多种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正】 藿香正气水出自《和剂局方》,功效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主治四时外感,中暑头晕,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方用藿香解表祛暑、......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腹胀”等范畴,主要表现为长期上腹部隐痛、嗳气,纳差、饱胀和上腹片状压痛等症状。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胃......
丹栀逍遥丸是在《和剂局方》中“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二药组成。此方由丹皮、栀子、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
平胃散方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为煮散,现代多改为汤剂煎服。其药物组成及临床之常用量如下:苍术15克,姜厚朴、陈皮各9......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5g,熟地或生地15g组成,具有补血、和血、活血、调经之效,主治一切血虚、血热、......
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笔者用逍遥散改逍遥汤加味治疗一些良性肿块,效......
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主治胸胁胀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等。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杂症,均获佳效,现举验案如下。......
<正> 日本传统的草药疗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汉方医学,在悠久的历史当中,受中国医学影响而发展,同时,根据日本人的体质,环境加以修正......
【正】 宋代的"卖药所"及其以后的"医药和剂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由国家开办并经营的药店和制药厂。它的某些规章制度和做法,不仅......
宋代重视医学的发展,与北宋中期相比,徽宗时期多有创举。国子监“医学”教育将人才培养与取士制度结合起来,其授官制度为生员提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5.120 偏头痛是以头部一侧出现突发性疼痛,并有头皮血管跳动,甚则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疼痛缓......
宋代官药局熙宁九年开办,元丰初太医局编印成药标准《太医局方》,供依方制药售卖。后有五次增补修订,先后改名《和剂局方》、《太......
<正>《和剂局方》是宋代以来著名的方书,颁行于公元1151年,比外国最早的药局方早600余年。所收载的方子,不但广泛地被宋代以后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