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放氢性能相关论文
钯常被用作氢同位素分离的首选材料,但纯钯经历多次吸放氢循环后易发生粉化,影响分离系统的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因此实际应用中多采......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容量高,价格低廉,以及在自然界中镁资源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由于MgH2稳定性......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化石能源枯竭问题。Mg H2作为一种固态储氢材料,由......
钒基固溶体型贮氢合金由于其贮氢容量高、吸放氢速度快、可在室温下吸放氢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其最具前景的应用是制作镍......
目前对储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放氢性能和对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方面。在镁基储氢材料中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
Li-Mg-N-H体系具有储氢容量高、放氢温度适中及循环可逆性好等优点,是最有希望成为氢能源实用化的载体材料之一。但该体系的吸放氢......
本研究是国家"973课题-高储量金属氢化物材料储放氢研究"的一部分,围绕着改善镁基储氢材料的氢化动力学性能和降低其工作温度展开......
针对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能差等缺点,本文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镁基超细粉,再结合原位钝化或化学镀法,获得了......
Mg合金作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能的一类金属材料,由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塑性较差等原因,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目前,已有研究报......
学位
A2B7型La-Mg-Ni储氢合金作为Ni/MH电池的负极材料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迄今为止,人们对A2B7型储氢合金的制备工艺和组织结构已经有......
氢能因其高效和洁净被认为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解决氢的贮存是氢能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为了达到动力电池的应用要求,国际能源协会......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大、价格低廉、比重轻等特点,但其存在氢化物热力学性质稳定、吸放氢温度高和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它......
以MgH2和NaAlH4为代表的轻质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是目前储氢材料研究的热点。但是较差的吸放氢热力学性能和缓慢的吸放氢......
镁因其高储氢容量(7.6wt.%)和低成本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轻质储氢材料之一,但其目前还存在放氢温度高、吸/放氢速率较慢等问题......
金属-氮-氢体系由于储氢量高、可逆性好、吸放氢条件温和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储氢材料。其中,Li3N-LiNH2体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轻金属配位氢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量,是当前高容量储氢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存在着动力学性能较差、吸放氢条件苛刻等不利因......
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储氢技术是阻碍氢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多种新型的储氢材料体系已经问世。其中,Li......
LiBH4拥有18.5wt%的储氢容量和121kg·H2m-3的储氢密度,是一种同时兼有高容量和高密度的储氢材料,开发、应用潜力非常巨大,但LiBH4......
环境污染和化石燃料的消耗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氢气被认为是一种可取代传统燃料的理想燃料。然而,氢气作为燃料实际应用时,还有......
金属铝氢化物(AlH3)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容量10.1wt%和体积能量密度149kg/m3,可以实现在较低温度60-150℃放氢,并具有释放大量氢气......
考察了真空高温退火工艺与熔体快淬工艺对用FeV80中间合金代替纯钒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制备的公斤级V-60%(TiCrFeMn)贮氢合金结......
采用球磨的方式在NaAlH4中掺入稀土催化剂Ce(SO4)2,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PCT(pressure content tempera-ture)测......
采用中频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0.7-xNdxPr0.05Mg0.25Ni3.3Al0.1(x=0.05~2.0)贮氢合金。测试并分析了Nd对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及电化学动......
将TiO2引入镁碳复合材料中反应球磨,在快速纳米化的过程中,TiO2纳米颗粒较容易镶嵌到金属Mg和碳的基体中,对复合材料的吸放氢性能......
以LiAlH_4和LiBH_4为原料,采用球磨方法制备了Li-Al-B-H复合储氢体系,通过XRD、TG、DSC和SEM等研究手段对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采用中频感应炉在氩气保护下制备稀土镍系AB型贮氢合金和La-Mg-Ni系AB型贮氢合金.利用H、N和CH配制的混合气体来模拟工业尾气,对利......
系统研究了(VFe)48Ti26Cr26-xMox(0≤x≤5)合金吸放氢性能及微观组织结构.XRD及PCT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o含量增加,合金的晶格常数增......
研究了TiFeNiLa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吸放氢性能.利用光学金相显微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探针分析了合金成分变化对其金相组织、第二相形......
借助X-ray及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非化学计量比快凝合金La(NiMn)5.6的结构和贮氢性能以及A端、B端元素替代对合金的影响,测试......
讨论了TiMn0.85Cr0.35V0.3合金的活化性能和吸放氢性能.活化性能的结果表明:合金表面氧化层的形成是影响合金活化的重要因素.空气......
为了研究稀土镁镍系合金的循环贮氢性能与粉化特性,本文以La0.75Mg0.25Ni3.41Co0.2Al0.03Ti0.06合金为研究对象。压力-组成-温度(PC......
借助X-ray及吸放氢性能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及元素替代对非化学计量比La(NiMMn)5.6合金(M=Sn,Al,Cu)的结构、活化性能、吸......
以ZrFe1.4Cr0.5或TiO2作为催化相,利用球磨和催化反应球磨的方法制备了Mg基复合贮氢材料,研究了其吸放氢动力学特征、循环性能和抗氧......
研究了高温退火处理对V30Ti33Cr27Fe10贮氢合金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使放氢平台变平,平台压降低,减小了合金吸放氢后......
采用磁场辅助烧结法(MASS)制备La0.67Mg0.33Ni3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973~1123K......
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钒基贮氢合金V3TiNi0.56Alx(x=0.1、0.3),用EDXRF、XRD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组织成分,并对合金进行了充放电性能和......
分别调整Ti/Cr比及V含量,对V-Ti-Cr-Fe系四元合金的室温吸放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V30Ti31+xCr29-xFe10合金中Ti/Cr增大,合......
介绍了V-Ti-Cr-Fe系列贮氢合金,该系列合金常温无需活化即可快速吸氢,放氢平台压可调,其1atm以上的可逆吸放氢量超过质量分数2.0%,吸放氢......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合成了4种不同工艺制备的Mg+10%ZrNiV复合储氢材料.研究表明,先球磨制备非晶Zr25Ni37.5V37.5,然后再与Mg粉球磨......
介绍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储氢合金的可行性,从La-Mg-Ni系、Mg基、Ti-V基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吸放氢性能等角度综述了放电等离子烧......
Fe的添加,提高了金属钒的活化性能和放氢平台压力,降低吸放氢容量。Fe含量〈1%(原子分数,下同),对二氢化物并无明显影响,Fe含量〉1%,二氢化物......
研究了V40-Fe8-Ti-Cr(Ti/Cr=0.95~1.20)四元合金的结构及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不同Ti/Cr比的合金均为bcc单相结构,随着Ti/Cr比的降低,合金的......
Mg-Ni基储氢合金以其比容量高、成本低而倍受关注.采用感应熔炼法,在不高于900 ℃的温度下成功制备出Mg2Ni合金,X射线衍射及金相组......
Li-Mg-N-H体系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和较好的可逆性能,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体系之一。但其吸放氢操作温度较高、动力学性能......
富镁的Mg-Ni-Nd合金的吸放氢性能[1] 镁及其合金由于质量密度小、对氢的化学亲和力强以及环保性良好且天然贮量丰富等诸多优点,所......
期刊
氢能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能源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但高效、安全和经济的储氢技术一直是制约氢能实用化和规模化的关键。在众多储氢材......
钒基贮氢合金在室温下可快速吸放氢,理论容量达到3.8wt%以上,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纯金属钒制备的V-Ti基合金,如V-Ti-Cr合金,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