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中兴相关论文
5月12日(周四),哈密615公里至嘉峪关,多云,7-26℃ 四点醒,呼吸不畅,口鼻刺痛,竟是干燥所致!起来打湿了毛巾,晾在床头。哈密温差悬殊,空气干......
张之洞不是学者。但在晚清后期,在光绪朝的三十三年间,他却与教育、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同作于光绪元年的这两部书,《书目答问》和《......
摘要 清道光年间,倭仁、李棠阶和吴廷栋在京师倡导程朱理学,成为理学营垒中的中坚人物。同治年间,他们掌权辅政,发挥儒学的政治功能,加......
清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俞樾(1821-1906年)辞去苏州紫阳书院山长(院长)职务,到杭州出任诂经精舍山长,当时杭州已有四大书院,即敷文书院、崇......
同光之交的“清流派”是当时社会危机的产物,由一批敢于直言的士大夫组成。他们崇奉儒家治平之道,主张整改内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他......
乘浪碧海,仰望蓝天,初至刘公岛的清朗和喜悦之情,注定在走进“甲午战争纪念馆”的那一刻凝滞,在走出“甲午战争纪念馆”的那一瞬消逝,即......
左宗棠,清代“同治中兴”名臣,史学家常把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并列加以研究。此三人出身略有不同,资历却也差不多,都有入阁拜相、大学士......
在洋务运动中期发生的山西大旱,给了后人一个观察晚清政府效能的窗口。在此之后,一个看上去早已摇摇欲坠的帝国居然还能支撑30余年,从......
李欧梵是贯通中西的哈佛学者,曾在哈佛大学读书任教数十年,这本《我的哈佛岁月》是一本知识性回忆录,从他的个人的经验勾画出哈佛......
本论文第一次大量引用英国人亨利·奚安门(Henry·Sherman)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创刊的《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的言论来兼评......
显然,作为专制帝国的最后王朝,大清帝国在历经所谓康乾盛世、同治中兴之后,终于还是难于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官场腐败、吏治昏乱以及......
中法战争爱国诗歌在近代爱国诗歌中“别具一格”。诗歌揭示出“同治中兴”背景下主战派与主和派营垒非常分明,争论异常激烈。由于这......
罗泽南是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以经世实学相标榜,而且还着手解决现实社会政治为程朱理学所提出的新课题,与曾国藩、刘蓉、......
湘系军事官僚集团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湘系军事集团向军事官僚集团的转化,是晚清政治史研究中的一个极......
晚清同光时期,内忧外患使得清王朝传统统治秩序濒临崩溃,民众信仰体系受到极大冲击。各级地方官员为尽快恢复统治秩序,采取各种措施教......
<正>1933年4月,鲁迅投稿《安内与攘外》给《申报·自由谈》,但见报的标题,已换作《文章与题目》。这是编辑黎烈文的刻意修改,......
1862年春天,胡雪岩(左)见到了刚刚接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右),这次会面不仅将成就一位同治中兴名臣政治生涯的高峰,也将成就一位红顶商人的......
晚清湘军人物在追求“圣贤-豪杰”的理想人格框架下不避个性与私情,在晚清政局变幻和同治中兴中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分别在个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倭仁与曾国藩同历嘉道咸同四朝,完全是同时代的人。道光年间,他们同从唐鉴问学,相交为师友,是倡导理学的中坚;同治时期,又同居高位,一立于......
<正>同治中兴,是清朝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并且度过了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危机之后,人们对政局的一种笼统说法,尤其为当时的统治者津......
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同治中兴,虽在形式上保全了清政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权组织形式,但其政治体制模式却遭到结构性破坏———中央......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与中国发生商贸往来的西方国家,已有英、法、美、俄、普等,来往于中国的外国人,也日渐增多,其中既有传教士、......
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发生了两场重大的变革运动——同治中兴和明治维新。纵观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这两大改革所面临的国情......
嘉道年间,清朝统治衰象显露,传统学术文化进入历史转换期。被汉学压抑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复经提倡,遂在大江南北再度流行起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