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相关论文
<正>河北保定古莲池书院现存宋代刻石两种,一为刻于熙宁七年(1074)的《送皇仪使知保州军州事曹偃诗碑》,一为刻于元祐四年(1089)的......
一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从外国传来的。十七世纪开始,英国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中国历史上也有“党”,如乡党、朋党、“元祐党”......
一是宋代对刻书事业管理的重视,着重从四个方面介绍与研究了宋代刻书禁例;二是历代宋版书的海内外流传、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宋版......
范成大作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一生是在亲切刻意状态下为诗的。他的为诗特点是并没有落入"出入江西"的时风、维度,也不是以不同于江西......
宋初词坛婉约称尊,到元祐时期,婉约词的地位开始松动,出现了关于词的本色的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协律与出律;一是婉约与......
郑元祐(1292年-1364年),字明德,处州遂昌(今浙江丽水遂昌)人。诗文颇负盛名,学者称遂昌先生。侨居吴中近40年,在吴中士人中影响很大。有文......
元祐近十年时间,不仅是苏轼政治生涯的“得志之秋”,更是其书法生涯的变法和集大成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书写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从......
我酷爱收藏古钱币,一个偶然的机会,收集到一枚北宋背"陕"字元祜通宝(如图),据钱币书籍记载,这枚钱币属三级珍品。对我来说,它弥补了藏缺,丰富......
"元和"、"元祐"系"三元"说中的两"元",它们具有相通的创新精神和凛然士风。同属于新兴的庶族文化系统,二者之间有更深层的内在联系......
北宋哲宗年幼,太皇太后高氏权同处分军国事.高氏和司马光等反变法派为全面废除新法,建 立了行之有效的“垂帘体制”.元祐垂帘虽是......
苏轼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在元祐元年(1086年)、元祐二年(1087年)两次主试学士院,以及元祐三年(1088年)知贡举,选拔毕仲游、刘安世、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宋高宗“爱元祐”之背后实为“遵嘉祐”。“嘉祐之治”是南宋君臣心中的最高政治指归。“遵嘉祐”与“爱元祐”是与遵守“祖宗家法......
本文以《庆湖遗老诗集》《东山词》为基础文本,结合史料,探讨贺铸仕宦经历与其心态、创作的关系。元祐六年的武官转文官,是贺铸仕......
“所守者道义 ,所行者忠信 ,所惜者名节” ,是欧阳修及不避朋党之嫌的庆历诸君子的自期。由这样的追求理想人格的“君子”所结成的......
宋哲宗元祐八年之间,旧党中一部分士大夫从国家命运出发,为避免党争的日趋恶化而进行了数次调停。它作为旧党调和新旧两党关系的一......
关于宋高宗赵构"朕最爱元祐"一语,应该放到南宋初年政权重建的过程及具体政治情景中去理解。南宋政权重建的最初历程是两次政权转......
在北宋元祐诗坛,以苏轼、苏辙为宗主的苏门诗人群题画诗唱和现象十分突出。而综观此期苏门题画诗唱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山水画......
无论是评人论学,还是品诗论文,《四库全书总目》素有简明扼要、持论公允之称。但对于宋代诗歌批评,喜用“元礻右”做褒义评价。这......
元祐词坛对词体与词源特征同中之异的反思,促成了词体意识的自觉。时论以唐五代文人词的主流趋向为参照,将柔而协律视为词合体的充......
辛酉政变后,为正当化违反清朝祖宗家法的亲王摄政与母后垂帘格局,恭亲王奕与两宫皇太后定"同治"为年号,以取法"顺治"朝为号召,建立......
元祐时期是秦观政治生涯的高峰,但受党争影响,仕途几度波折,心态随之起伏不定。秦观元祐诗反映出其在元祐八年前后的心态波动,形成......
苏轼兄弟一生的吏事文章都有显著成就。在军事思想和边防策略上,他们也有一定建树。就军事思想而言,苏轼早年在立国、用兵、边防等......
“江西诗派”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开宗立派的诗歌流派,它大致形成于北宋末年,影响在南宋时达到顶峰,并一直持续到了晚......
北宋元祐年间,以苏轼为核心包括黄庭坚、张耒、晁补之、李公麟、王诜、郭熙等元祐文人集会约达70次,其中题画诗唱和37次创作约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