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相关论文
为揭示中国李果实成熟期延迟的遗传变异基础,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蕉李’及其晚熟芽变材料‘秋香李’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
在多年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鉴定,我们提出了杏属中的辽梅杏、陕梅杏和熊岳大扁杏及李属中的柰李共四个新变种。经中国科学院......
1993—1994年在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对我国李属8个种31个品种或类型,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人工接种,进行抗细菌性穿孔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在......
几种激素和微量元素对杏和李花粉萌发的影响马锋旺,韩清芳,张淑红(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杨陵712100)花粉萌发率的高低与受粉受精和座果有直接的......
以中国李品种‘槜李’的果肉组织为试材,比较了Trizol法、RNA提取试剂盒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RNA的效果,筛选出适合李果实果肉组织总......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位。是中国大陆人口第一多的姓氏。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
探讨中国李品种美丽李(Prunus salicina ‘Beauty’)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反应体系中5种主要成分浓度对反应产......
永泰县素有“中国李乡”称号,是全国最大的芙蓉李基地和全国著名的李果加工集散地,李梅产业已成为其经济的支柱产业,该县70%以上的农民......
3种常用的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的常用方法在中国李上实验,结果表明:改良陈大明法提取的DNA纯度高,产率高.为满足植物样品较少时提取D......
空心李为中国李(Prunus salicina)种的一个地方品种,因其成熟时果肉与果核有空隙,故名空心李,广泛分布于湖北西部以及贵州、四川的部分......
通过对冲国李品种不同部位的同工酶(过氧化物酶POD、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证明:停止伸长生长的一年生新梢上叶片、叶柄、枝皮同......
目前国内外对桃、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很快,但对李(Prunus Linn)研究甚少。因为中国李在茎段培养中,外植体一般在......
永泰,去过的人都说,山青水绿,风景宜人,这是由于青云山而闻名遐迩,迳走中华.但,我要说,除了青云山这个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
2006年3月,IEC/SMB(标准管理局)第3179号关于“提名中国李亚萍博士担任IEC/TC9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主席”的文件投票结果.许昌继电器研......
张加延教授,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会长。满怀着对果树事业的幢憬和向往,从学校毕业后,他就踏上了果树研究的漫漫征途。多年耕耘不懈,他......
九阡李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地方名果,属中国李,以质脆、味甜、早熟而闻名省内外。在该县九阡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品种20世纪80......
以中国李品种海里红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其休眠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李种子去内果皮后,低温层积时间明显缩短;去种皮后,休......
对我国李属资源的植物学形态、分布、品种、应用开发历史、民族文化等进行了论述....
<正>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第四届河北省戏剧节上,用古老的剧种丝弦演出了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李尔王》。李尔王的扮演......
对影响中国李离体繁殖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李增殖和生长适宜的BA和IBA浓度分别为1.0mg/L和0.05~0.1mg/L,生根适宜的IBA浓度为0.4mg/L;培养基中加入GA3和降低......
奈李是中国李的一个变种,原产福建,于100年前迂至广东省梅县石坑镇岭村里种植,其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柰李。柰李具有树势强健......
柰李又名桃形李,是中国李的一个变种,原产福建,果形似桃,皮色似李.它具有树势强健、适应性强、树体抗寒而耐温热等优点.果实皮薄肉......
李细菌性穿孔病是由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桃李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全球性李树病害。中国李对该病有一定抗性,上世纪80年代前在我国危害......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真菌侵染植物时分泌的第一个酶。它因能降解植物细胞壁,从而促成了真菌对植物的侵入和植物发病。多聚半乳糖醛酸......
研究了巴西棕榈蜡对离体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与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 in vitro)生长发育及两种病原菌侵染油桃......
中国李是我国和世界广泛栽培的重要果树树种之一。本文选择了56个中国李品种资源(包括2个欧洲李品种),从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入手,在......
以中国李品种"海湾红宝石"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光质对其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单一光照条件下,外植体的增殖倍数表......
【目的】中国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更好地明晰不同来源中国李栽培品种的多样性、遗传结构差异以及与同域近缘种的关系,将有利于......
<正>20世纪90年代河北省张家口市京西产业集聚区管理处通过港商从美国引进卯爷(Moil)西梅种条,嫁接到杏树上。多年来,笔者较为详细......
李(Prunus spp.)是蔷薇科李属植物,中国李为我国原产,我国李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研究相对落后。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栽......
我国是中国李(P.salicina)的原产地,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李由日本转引到欧美后,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20~1990年的70 a......
以种胚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了硝酸银对中国李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解液中加入4~10mg/L质量浓度的硝酸银,可......
果实软化是果实成熟过程中伴随的重要现象,它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能,也是果实采收和贮藏过程中品质评估的重要指标,从分子......
"脆红李"(Prunus salicinacv.‘Cuihongli’)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落叶乔木,发现于四川,1993年在四川乐山市中区剑峰乡......
通过对黄干核等 6个中国李品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力和果实大小的遗传与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李的抗寒力和果实大小属于......
本研究主要以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和中国樱桃(P. pseudocerasus)的‘南京垂丝’及其自交后代为材料,首先鉴定了其自交不亲和性......
以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李育种圃内的吉林黄干核×西瓜李等七个杂交组合后代共277个株系为试材。每株系随机采取树冠外围成熟果实20个,口......
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05份中国李和杂种李为材料,依据32个主要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的评价数据,对这些主要性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