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暖期相关论文
中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格局具有强烈的时空差异,加强过去千年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历史重建及其机制研究对于深刻认识中国东部当今及未来气......
中晚全新世以来气温呈现总体下降趋势,海平面接近现代水平,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更紧密,这一时段为现代气候预测和模拟提......
古代私人笔记和日记是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根据元人郭畀《云山日记》记载的1308~1309年的逐日天气记录、物候记录,发现......
应用MPM-2古气候模式模拟工业革命前800 a间(1000~1800 AD)气候系统对自然强迫的响应,特别是地表温度的长期变化.自然强迫主要包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介绍一种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动力学相关因子指数Q(简称Q指数),是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动力学指标,它能有效识别时间序列之间......
应用MPM-2古气候模式模拟工业革命前800 a间(1000~1800 AD)气候系统对自然强迫的响应,特别是地表温度的长期变化.自然强迫主要包括......
本文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进行的1000个模式年的长时间积分气候模拟试验结果,分析全球和中国地区中世纪暖期的存在性与......
本文对位于雷洲半岛湖光岩玛珥湖湖沉积物进行了年代学(137Cs、AMS 14C)及总碳(TC)、氮(TN)、无机碳(IC)的分析.对于湖光岩玛珥湖......
内蒙古岱海沉积物近2200a来Rb/Sr比值、CaCO3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展现了包括中世纪暖期(MWP)及小冰期(LIA)等典型气候事件在内的环......
中世纪暖期是冰后期的又一次回暖期,研究表明当时我国东部沙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流沙固定现象。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浑善达克沙地......
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开展的过去1500年气候模拟全强迫试验和对照试验结果,在验证模式模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分......
对贵州龙泉洞2号石笋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和TIMS铀系测年,建立了从公元400-1750年间的δ18O和δ13C值的变化序列,重建......
根据近20年中国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特别是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结论有:(......
通过对器测温度资料与代用温度资料的研究,对中国过去1 000年的地表温度序列进行了初步重建.重建主要以树轮年表资料为基础,采用不......
对大多数科学家而言,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绝大多数公众,尤其是青年人,可能并不知道......
通过对新疆艾比湖Ash孔二千余年以来沉积的总有机碳含量及其碳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及Mg/Ca比值等环境指标综合分析,数据显示:约在公......
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是近2000年气候变化中重要的气候事件,厘清其在低纬度地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对古代农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具......
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过去1500年气候模拟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中世纪暖期南、北半球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对认识南、北半球暖期气......
岩溶洞穴沉积物的历史记录已成为陆地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档案,其中石笋代用指标的古气候环境记录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对其气候......
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对于认识未来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从神农架犀牛洞采到两根分别长255mm(NO.SN)和212mm(NO.BFl)的石笋......
中世纪暖期(公元900-1300年)是距今最近一次百年尺度上的暖期波动,对这一时段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加强对现代气候增暖过程中所引起......
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背景下,中国各地极端天气频发,如2009-2010年的西南大旱、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的特大暴雨等,给人......
采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O-G的1000个模式年的长积分气候模拟方法分析了中国中世纪暖期温度的存在性与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
本文通过对我国器测温度资料与代用温度资料的研究,分析了我国近一千年地表温度序列重建的可行性,并对我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重......
中世纪暖期(MWP)与小冰期(LIA)是距现代最近的暖期和冷期。由于发生于现代气候变暖之前,因此公认为属于自然气候变率。所以,研究这两段......
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以洪涝、干旱为代表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不断增大,由此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探索有关未来自......
综合评述了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重点介绍了有关对Mann等建立的千年温度变化曲线的评估,并介绍了争议各方的论点.比较了王绍武等于1......
Ky1石笋采自山东半岛西部的开元洞,沿生长轴方向长度75mm。在高精度U-230 Th测年基础上,通过年纹层连续计数和平均沉积速率内插/外......
期刊
在阐述千年气候变化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围绕着如何利用气候系统模式来对过去千年的气候变化进行归因模拟、以理解其中自然和人为因素......
中纬度亚洲地区存在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的东南部湿润地区(简称季风区)和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的内陆干旱区(包括青藏高原北部高寒干......
以冲绳海槽西南端的HOBAB4-S1岩芯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粒度、沉积构造、AMS14C测年等资料,对研究区异重流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对异重......
通过新疆罗布泊西湖湖心剖面沉积物的14C、粒度、微体古生物化石、植物种子、地球化学元素及比值等多指标分析发现,中世纪暖期及前......
中世纪暖期是2000年来全球最重要的气候事件之一,关于中世纪暖期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代用资料重建气候序列。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能敏......
利用过去两千年全球变化研究网络(PAGES 2k network)最新公布的501条代用记录,重建了全球过去千年全年平均温度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
中国东部季风区过去千年季风降水演变研究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及重要阶段性进展,然而,该区域南方记录指示的降水变化趋势有所差别,......
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正确的认识当前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主流观点虽然认为近几十年的升温是由人类活......
湖泊沉积,特别是内陆高山封闭湖泊沉积是古气候研究的重要载体,可以高分辨率、敏感地记录连续的古气候环境变化.选取祁连山中段天......
认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是理解现在气候变化以及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基础。随着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古......
晚全新世特别是最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动力学机制非常重要。基于代用指标的温度重建记录表明,最近2000年来北半球......
本文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分析,重建延芳淀地区辽代之前、辽代、辽代以后的水环境变迁情况。即:辽代之前,该地区处于漯水和......
以青藏高原南部的羊卓雍错(简称羊湖)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以较可靠的年代数据(210Pb和AMS14C交叉定年)为框架,基于高分辨率的元素......
根据各种代用资料建立了近千年中国10个区的温度序列,时间分辨率为10a.10个区是: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台湾、华中、西南、西北......
13世纪上半叶蒙古帝国发动的3次西征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成为世界最为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发生原因一直是学......
对中世纪暖期(MWP)的时空分异和区域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关系到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驱动力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客观地解析20世纪气......
<正>由于全球变暖,降水量在高纬度地带和热带地区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原本比较干旱的副热带地区则呈现减少的趋势;然而目前学界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