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暖期豫北地区水灾灾害研究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以洪涝、干旱为代表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不断增大,由此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探索有关未来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十分重要。中世纪暖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气候温暖期,研究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可为未来相关自然灾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豫北地区为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中世纪暖期水灾的发生强度、发生时间等特点,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在这一时期共发生水灾97次,平均约4.12 a发生一次;其中1级普通水灾和2级大水灾,分别占水灾发生总次数的84.5%和15.5%,期间没有3级特大水灾发生。在时间上,豫北地区水灾发生情况表现出前期水灾发生次数偏多,后期则偏少的整体分布情况,而且水灾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夏季,分别占水灾发生总数的59.6%和32.6%,春季和冬季水灾发生次数较少,只有水灾发生总数的4.5%和3.4%。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注重对人类现实社会和精神生活的探究,充满了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第五个孩子》被称为莱辛创作后期的重要作品,其续篇《浮世畸零人
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必然会导致良好的教学质量,一堂课包括一系列教学过程,合理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提出了其建立的原则。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组织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比较全面科学的提出了评价一个企业信息化
本文认为"文""质"是南朝文论中的核心概念,刘勰,钟嵘,沈约,裴子野及三萧文论中都体现了各有偏重的文质观。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文质兼备的观念贯穿全篇且富于创见;钟嵘的《
【摘 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到阳光下,真正做到“健康第一”注重发展,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体系,因地制宜,提高实效。  【关键词】阳光体育;农村学校;大课间  一、学校现状分析  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全国性阳光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它即使体育
随着国内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电子书包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电子书包研究核心问题之一。探究式学习是当前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随着新时期新环境,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层出不穷,如何更好更快地做好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我国,科技馆历来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
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的概念最初是从Nagy,Herman和Anderson等(1985)那里提出来的,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很多实证研究。本文主要是运用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来附带
通过对城万快速公路通道庙坝隧道出口临近建筑物爆破震动速度进行监测,多次试验结果表明:隧道临近建筑的垂直振速大于径向振速和切向振速,只需监测其垂直振速即可;山区建筑物
针对城区缺水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民用建筑节水的迫切性,提出了民用建筑节水的具体措施,如推广新型节水器具、提高水的利用率、防止渗漏、增强节水意识等。